2025年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25),將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實施。標準的發布引起企業廣泛的關注。下面食品伙伴網帶大家了解一下標準主要變化。
變化一:適用范圍變化
2025版標準將適用范圍中的“全脂,脫脂和部分脫脂”發酵乳修訂為“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與術語定義中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的類別劃分保持一致。
變化二:術語及定義調整
完善發酵乳、酸乳、風味發酵乳、風味酸乳定義,明確食品工業濃縮乳可作為原料用于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的生產,同時增加了允許同時添加一種或多種原料的規定。將風味發酵乳與風味酸乳定義中“80%以上”修改為“不低于 80%”,并增加對“不低于 80%”的解釋,對原料要求進行細化。
修改發酵菌種的名稱,將“嗜熱鏈球菌”修改為“唾液鏈球菌嗜熱亞種”,對于保加利亞乳桿菌,只保留“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一個名稱,與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相對應。
變化三:感官要求檢驗方法調整
2025版標準在檢驗方法中,增加了“凝固型產品可置于原包裝中”的要求,使得檢測過程更貼近實際操作。
變化四:理化指標調整
2025版標準將酸度由“≥70°T”修訂為“≥60°T”,此調整基于此設定要求下,發酵可以較好地進行并持續產生乳酸,產生的乳酸既可以賦予產品獨特的口感,也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乳蛋白也能維持較好的凝特性。
同時,根據標準更新情況,相應將酸度和脂肪的檢測方法進行修改,按照最新修訂的脂肪檢測方法執行,增強了標準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變化五:微生物限量表述及檢測方法調整
2025版標準增加大腸桿菌前處理稀釋方法及稀釋后限量數值處理方法,更貼近檢驗方法的實際情況。
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酵母菌的限量直接引用GB 299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的相關指標。
變化六:新增標識要求
2025版標準增加產品標識要求,明確可以使用對脂肪含量的描述性用語,如脫脂、部分脫脂和全脂等。
結語
綜上所述,新版標準的實施將對發酵乳行業產生一定影響,企業需要積極應對標準的變化,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2025年9月16日新版標準將正式實施,企業需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合規生產經營。
(食品伙伴網合規服務中心原創解讀,僅供行業參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