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食用葛根粉質量通則》征求意見,截止時間2023-12-18。GB/T 30637-2014 《食用葛根粉》國家標準已實施 8 年,為食用葛根粉企業 的生產、檢驗和銷售提供了指導,極大促進了食用葛根粉行業的規范發展。但標 準中的部分內容與在實際中指導企業發展存在一定的脫節,部分指標的設定甚至 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本次標準征求意見是代替GB/T 30637-2014《食用葛根粉》。食品伙伴網梳理了主要變化如下:
1.術語和定義
細化原料分類,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 版)的規定,增加粉葛和野葛的定義并修改食用葛根粉的定義。
2.產品分級
根據隨機選取的市場不同品牌不同品種食用葛根粉的檢測報告,以及專家研討的結果,為方便消費者更加精準區分產品的優劣,根據葛根素的含量將食用葛根粉分為三類:特級品、優級品、合格品。
3.技術要求
參考 GB/T 25733 藕粉質量通則,增加食用葛根粉制作原輔料要求,在感官要求中增加沖調性和沖調后食用葛根粉色澤、滋味和氣味的要求。根據檢測報告的數據統計以及專家研討的結果,對以下理化指標進行修改:
(1)粘度指標非產品的品質指標,且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該指標設置不合理,刪除粘度指標。
(2)灰分在加工時洗水次數有關,洗水多、灰分少、但同時葛根素等營養成分的流失也大,因此灰分不作細分,按照食品安全標準的數值要求,統一采用0.4。
(3)葛粉加工有烘干與曬干,曬干葛粉水份在 15%一 16%之間,綜合考考慮,調整水分數值為 15。
(4)根據檢測報告、葛根粉行業實際發展現狀和專家研討結果,修改葛根素的分級含量指標。
目前國家食品推薦性指標不再設安全指標,刪除安全衛生指標。通過鏡檢技術來鑒別食用葛根粉真偽可操作性強,且更加科學直觀,因此增加淀粉顆粒形態要求。
4.生產過程要求
參考 GB/T 38572 食用豌豆淀粉,增加生產過程要求
5.試驗方法
提供了與技術要求相對應的試驗方法操作說明或標準,其中水分、灰分、酸度已按照規范性引用性文件進行替換,顆粒形態測定在附錄 A 提供了規范性資料。
6.檢驗規則
按照生產實際檢驗情況,對組批的概念進行了修改,對判定規則進行了修改。
對抽樣方法與數量進行更加精準的描述,更加便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