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標準
安全管理術語和定義
二、安全監管標準
(一)研究與實驗監管
1 實驗室(植物、動物、微生物)
2 溫室(植物)
3 試驗基地〔植物、動物(動物房)、微生物〕
(二)生產與加工監管
1 轉基因植物生產與加工
1.1 轉基因植物種子生產與加工(親本種子、雜交種子及其他生產用種子)
1.1.1制種基地標準
1.1.2種子加工標準
1.1.3種子質量標準(性狀純度、特異性、發芽率、凈度、含水量、混雜閾值等)
1.2 轉基因植物大田生產種植
1.2.1 庇護所種植標準(品種選擇、種植等)
1.2.2 抗性監測標準(敏感性測定、抗性基因頻率評估、抗性上報等)
1.3轉基因植物加工
轉基因植物產品加工標準
1.4 轉基因作物收儲運
轉基因作物的收獲、儲存、運輸、銷毀等
2 轉基因動物生產與加工
2.1 轉基因動物養殖規范
2.2 轉基因動物加工安全規范
3 轉基因微生物生產與加工
(三)經營(流通)管理
轉基因產品標簽、標識、包裝等
(四)檢測機構管理
1 檢測機構建設指南
2 安全評價檢測的GLP規范
三、安全評價標準
(一)分子特征
分子特征評價導則
(二)環境安全
1 植物
1.1生存競爭能力安全評價導則
1.2基因漂移的環境影響安全評價導則
1.3功能效率安全評價導則
1.4有害生物抗性轉基因植物對非靶標生物的影響安全評價導則
1.5 耐除草劑植物對非靶標除草劑耐受性的評價技術導則
1.6對生態系統群落和有害生物地位演化的影響安全評價導則
1.6靶標生物的抗性風險安全評價導則
1.7 抗性治理指南
2 動物
2.1健康狀況安全評價導則
2.1.1一般指標
2.1.2生理學指標
2.1.3其他指標
2.2功能效率安全評價導則
2.3環境適應性安全評價導則
2.4轉基因動物逃逸(釋放)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安全評價導則
2.4.1逃逸的可能性
2.4.2存活的可能性
2.4.3擴散的可能性
2.4.4對環境的影響
3 微生物
3.1生物學特性安全評價導則
3.2對動物的安全性安全評價導則
3.3對人類的安全性安全評價導則
3.4對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安全評價導則
4 其他專用產品(生物反應器、中草藥等)安全評價導則
5 基因編輯生物及其產品環境安全性評價導則
(三)食用安全
1 轉基因植物及其產品食用安全性評價導則
1.1 通用要求
1.2 營養改良型作物
1.3 RNA干擾作物
1.4 其他
2 轉基因動物及其產品食用安全性評價導則
2.1 通用要求
2.2 營養改良型動物
2.3 乳腺生物反應器
2.4 快速生長型
3 食用轉基因微生物及其產品食用安全性評價導則
3.1 通用要求
3.2 活體轉基因微生物
3.3 滅活轉基因微生物
3.4 酶制劑
3.5 純化產品
4 藥用工業用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食用安全性評價導則
5 基因編輯生物及其產品食用安全性評價導則
6 轉基因生物低水平混雜評價導則
四、安全檢測標準
(一) 產品成分檢測
(普通PCR方法、實時熒光PCR方法、熒光定量PCR方法、數字PCR方法及其快速擴增、快速檢測方法及設備、其他新方法、標準樣品)
1 通用標準
1.1通用要求
1.2抽樣
1.3制樣
1.4 DNA、RNA、蛋白提取和純化
1.5檢測方法建立與評價
2 核酸檢測
2.1內標準基因
2.2調控元件(檢測方法同2.1)
2.3基因(包括編輯基因;檢測方法同2.1)
2.4轉化體(包括基因編輯產品;檢測方法同2.1)
3 蛋白質檢測
3.1免疫分析
3.1.1 Western blot方法
3.1.2 ELISA方法
3.1.3免疫傳感器(試紙條等)
3.2其它方法(質譜等)
4 標準物質(檢測標準)
4.1候選物
4.2制備
4.3定值
4.4評價與應用
5 不確定度評價模型
(二)環境安全檢測
1 植物
1.1功能效率(目標性狀有效性)
1.1.1產量性狀改良
1.1.2品質性狀改良
1.1.3生理性狀改良
1.1.4雜種優勢改良
1.1.5抗逆性(抗旱性、耐澇性、耐寒性、耐鹽性等)
1.1.6抗病性
1.1.7抗蟲性(新的靶標害蟲出現,按靶標害蟲類別補充-室內和田間)
1.1.8耐除草劑(新的除草劑出現,按除草劑類別補充)
1.1.9生物反應器
1.1.10其他性狀
1.2生存競爭能力
1.3基因漂移
1.3.1外源基因漂移風險
1.3.2花粉活力
1.4對非靶標生物的影響
1.4.1非靶標植食性害蟲
1.4.2有益生物(天敵昆蟲、資源昆蟲、傳粉昆蟲等)
1.4.3受保護的物種等
1.4.4其他指示性生物(蚯蚓、跳蟲、大型蚤等)
1.5對生物多樣性影響
1.6靶標生物抗性風險
2 動物
2.1功能效率
2.2健康狀況
2.2.1一般指標
2.2.2生理學指標
2.2.3其他指標
2.3環境適應性
2.4轉基因動物逃逸(釋放)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2.4.1轉基因動物逃逸的可能性
2.4.2轉基因動物存活的可能性
2.4.3轉基因動物擴散的可能性
2.4.4轉基因動物對環境的影響
3 微生物
3.1功能效率
3.2生物學特性
3.3對動物的安全性
3.4對人類的安全性
3.5對生態環境的安全性
4 其他專用產品(生物反應器、中草藥等)
(三)食用安全檢測
1 通用要求
2 營養學
2.1營養成分分析
2.2抗營養因子分析
2.3毒素分析
2.4過敏原分析
2.5營養利用率評價
3 蛋白質等同性分析
3.1等同性分析導則
3.2糖基化檢測
3.3飛行時間質譜檢測
3.4生物活性檢測
4 毒理學檢測
4.1生物信息學分析
4.2急性毒性檢測
4.3亞慢性毒性檢測
4.4其他毒性檢測
5 致敏性檢測
5.1致敏性檢測導則
5.2生物信息學分析
5.3模擬消化穩定性檢測
5.4熱穩定性檢測
5.5血清學篩選
5.6動物模型
6 功效性評價
6.1功效性評價導則
6.2低GI(血糖生成指數)功效評價
五、其他標準
(一)對農田生態環境影響的長期跟蹤監測
(二)生產加工、儲運過程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