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式月餅有了自己的地方標準。記者今天(8月5日)從海南省質監局標準化處了解到,目前,瓊式月餅地方標準已出臺并實施,這對瓊式月餅的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將具有積極意義。
瓊式月餅是海南本土的中秋名品,在海南已流傳幾百年之久,它制作工藝獨特,一直以低糖、低脂、餅皮酥香松軟、咸味醇香、甜味清爽等特點而聞名,是海南本土美食文化,深受海南人民的喜愛,被譽為南國珍品,并曾一度遠銷海內外,風靡整個東南亞。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瓊式月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持續走下坡路,由于瓊式月餅生產廠家體制改革,大企業解體,外來品牌乘虛而入,占據市場份額。目前,海南所剩生產瓊式月餅的幾家小企業,由于缺乏規范的生產工藝標準和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處于無序競爭中,致使瓊式月餅喪失了90%的市場,瓊式月餅面臨失傳的境地。
去年(2007年)9月,海南省質監局將瓊式月餅地方標準列入制定計劃,并批準由海南省烘焙行業協會和海口質監局,共同承擔瓊式月餅地方標準的制定任務,經過多方努力,瓊式月餅地方標準于近期出臺,并從今年中秋節起正式實施。
據悉,瓊式月餅地方標準包括了標準名稱、適用范圍、工藝要求、產品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內容。在確保瓊式月餅的生產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為首要原則,強調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突出了地方風味特色。同時,注重標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既保留傳統工藝技術的精華,又在傳統的基礎上改進和創新,促進標準的實施過程,可操性較強,有利于企業的現代化生產和整個產業的后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