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市場上銷售的許多食品都貼上了注明各種營養含量的標簽,但鑒定食品營養含量的工作卻沒有統一標準。有鑒于此,美國一些科研機構正在制訂名為“全面營養質量指標”的食品營養鑒定統一標準。
《芝加哥論壇報》日前報道說,美國耶魯大學預防研究中心等11個科研機構參與了“全面營養質量指標”的制訂工作。科研人員計劃采用最先進的技術,檢測出食品中的實際營養成分。列入檢測范圍的營養物質多達30種,包括纖維、維生素、礦物質、膽固醇、脂肪和蛋白質等。科研人員將根據實際營養成分對食品進行打分,并把分數標在食品標簽的“營養含量表”上,以方便顧客選擇所需食品。按計劃,到今年9月份,4萬種食品將采用新的營養標簽。
參與這一項目的科研人員說,按美國聯邦政府的要求,美國商場銷售的食品標簽上大都標注了營養成分,但由于鑒定標準不統一,各項營養指標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顧客很難對各種營養成分形成一個總體判斷。
報道說,“全面營養質量指標”將幫助消費者形成更好的消費習慣,同時還將有助于增強消費者對食品的信心,幫助商家樹立更好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