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中有幾個問題得到了盧老師的回答,感謝盧老師和大弟子的幫忙,由于前段時間忙,所以到現在才發上來和大家一齊分享。當時跟盧老師是通過電話溝通,可能轉述有不完整或不妥當的地方,希望盧老師指正。也希望其他論壇的大蝦一齊討論。
1.菌落總數:6.2.2提到可以覆蓋一層瓊脂以防蔓延菌的生長,但這樣會不會影響專性需氧菌的生長?
答:有一點影響,但是影響不大。因為4mL的瓊脂厚度不大,氧氣還可以滲透進去。
2.LST肉湯和BGLB肉湯分裝為10mL,這個量是不是個規定值?和稀釋度有關系嗎?
問這個問題主要是我們一直的做法都是隨意加,就算03年乳糖膽鹽規定分裝的毫升數,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按規定的量執行。
答:如果分裝不按規定的量,加上樣液后,肉湯的濃度就會改變,會影響抑菌的效果。
3.雙岐桿菌菌落計數需要做革蘭氏染色和過氧化氫酶試驗,但新標準里沒有了詳細說明,是不是還按舊標準挑5個可疑菌落做鑒定?做革蘭氏染色的適合是挑48h培養物,那樣會不會有革蘭氏不定型的情況出現?
答:挑5個或10個做染色和過氧化氫酶都可以,似乎菌落的多少而定,多的就取多點。雙岐桿菌染色本來就陰性和陽性會同時存在,雙岐桿菌培養會不停的產酸,可能有些會死掉。
4.乳酸菌的菌落計數分成不同菌采用不同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但如果樣品中幾種菌都有,那就需要全部培養基都用上,那么最后的結果應該怎樣計算?
答:取最大值的那個進行計數。兼性厭氧條件下生長的在厭氧條件下生長的更好。
5新的標準中涂布的都規定了用L形涂布棒,那為什么不能用三角形呢?兩者有什么區別嗎?
答:都可以用,不是原則問題。
6.大腸桿菌在VRB-MUG平板上描述為發藍色熒光的菌落,是菌落發熒光嗎?還是菌落周圍發熒光?我做了幾次實驗都是菌落周圍發熒光,咨詢環凱、陸橋的也說是菌落周圍發熒光。
答:這個是理解的問題,該熒光物質是水溶性的,菌落分解出熒光物質后會擴散到培養基中。
本資料收集于食品論壇網友formula-lan的帖子。討論請到食品論壇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754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