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標準起草工作。標準起草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以保障健康為宗旨,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客觀實際需要,可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風險評估結果,深入調查研究,確保標準嚴謹,指標設置科學合理。
二、項目牽頭單位負責組建標準起草協作組,確保各項目承擔單位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并充分調動發揮監管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科研院校和專業機構等相關單位和領域專家的作用。
三、項目承擔單位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信息系統(http://bz.cfsa.net.cn),填報并打印2019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項目委托協議書或購買服務合同,由項目承擔單位相關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于2019年8月20日前報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辦公室(以下簡稱秘書處辦公室)。
四、項目承擔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協議書或合同要求,制訂工作計劃、項目路線圖和進度表,確保標準質量和工作進度。項目承擔單位要對所制定標準文本負全責,確保標準在起草、送審、修改、校對、印刷、解讀等各環節準確無誤,對于出現差錯的,將根據情況予以警示、約談、通報批評直至取消項目承擔資格。委托項目完成后,應當按規定向秘書處辦公室提交經費決算報告,經費決算報告由財務負責人和單位相關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
附件:2019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19年8月2日
附件
2019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
序號 | 項目名稱 | 制定/修訂 | 承擔單位 |
食品產品(2項) | |||
1 | 牛奶蛋白 | 制定 | 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上海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
2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8-2012) | 修訂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酒業協會 |
食品添加劑質量規格(10項) | |||
3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β-胡蘿卜素》(GB 8821-2011) | 修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4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乳酸鏈球菌素》(GB 1886.231-2016) | 修訂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鈉》(GB 28303-2012) | 修訂 |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6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葉黃素》(GB 26405-2011) | 修訂 | 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 |
7 | 食品添加劑 藍錠果紅 | 制定 | 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
8 | 食品添加劑 愛德萬甜 | 制定 |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
9 | 食品添加劑 5-戊基-3H-呋喃-2-酮 | 制定 | 上海香料研究所 |
10 | 食品添加劑 (2S,5R)-N-[4-(2-氨基-2-氧代乙基)苯基]-5-甲基-2-(丙基-2-)環己烷甲酰胺 | 制定 |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 |
11 | 食品添加劑 5-甲基-2-呋喃甲硫醇 | 制定 | 上海香料研究所 |
12 | 食品添加劑 6-甲基辛醛 | 制定 | 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大連工業大學,錦州醫科大學,遼寧省食品檢驗檢測院 |
食品相關產品(1項) | |||
13 | 食品接觸用硅橡膠材料及制品 | 制定 | 常州進出口工業及消費品安全檢測中心,暨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
生產經營規范(7項) | |||
14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14881-2013) | 修訂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 |
15 | 預防和降低果汁中展青霉素操作規范 | 制定 | 四川大學,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6 | 罐裝食品中錫污染控制規范 | 制定 |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
17 | 葡萄酒、咖啡和可可中赭曲霉素A污染控制規范 | 制定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酒業協會,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 |
18 | 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控制規范 | 制定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 |
19 |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污染控制規范 | 制定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酒業協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江南大學 |
20 | 食品中鉛污染控制規范 | 制定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檢驗方法與規程(37項) | |||
21 | 化學分析方法驗證和確認通則 | 制定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廈門海關技術中心,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理化檢驗方法驗證協作組 |
22 | 微生物學方法驗證和確認通則 | 制定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青島海關技術中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微生物檢驗方法驗證協作組 |
23 |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方法驗證和確認通則 | 制定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廣州海關技術中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食品接觸材料方法驗證協作組 |
24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鎘的測定》(GB 5009.15-2014) | 修訂 |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師范大學,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25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鉻的測定》(GB 5009.123-2014) | 修訂 |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食品檢驗所,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
26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銻的測定》(GB 5009.137-2016) | 修訂 | 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27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錫的測定》(GB 5009.16-2014) | 修訂 | 廣東省食品檢驗所,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
28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鎳的測定》(GB 5009.138-2017) | 修訂 | 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食品檢驗所 |
29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測定》(GB 5009.189-2016) | 修訂 | 廣東省食品檢驗所,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長春海關技術中心 |
30 |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氟遷移量的測定 | 制定 | 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上海海關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
31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游離酚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GB 31604.46-2016) | 修訂 | 常州海關常州進出口工業及消費品安全檢測中心,上海海關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江南大學,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 |
32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紙、紙板及紙制品中熒光增白劑的測定》(GB 31604.47-2016) | 修訂 | 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
33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GB 31604.30-2016) | 修訂 | 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大連海關技術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 |
34 |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異噻唑啉酮類化合物遷移量的測定 | 制定 | 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常州海關常州進出口工業及消費品安全檢測中心,大連海關技術中心 |
35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GB 5009.97-2016) | 修訂 | 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36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測定》(GB 22255-2014) | 修訂 | 廣東省食品檢驗所,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青島海關技術中心 |
37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9種抗氧化劑的測定》(GB 5009.32-2016) | 修訂 |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青島海關技術中心,青島大學 |
38 | 食品中胭脂紅酸(胭脂蟲紅)的測定 | 制定 | 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 |
39 | 食品中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的測定 | 制定 | 青島海關技術中心,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長春海關技術中心 |
40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N-亞硝胺類化合物的測定》(GB 5009.26-2016) | 修訂 | 廈門海關技術中心,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1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 5009.5-2016) | 修訂 | 北京海關技術中心,上海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
42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GB 5009.168-2016) | 修訂 |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3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相對密度的測定》(GB 5009.2-2016) | 修訂 |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駐馬店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
44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淀粉的測定》(GB 5009.9-2016) | 修訂 |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5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酒中乙醇濃度的測定》(GB 5009.225-2016) | 修訂 |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中國酒業協會 |
46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堿的測定》(GB 29989-2013) | 修訂 |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科技學會 |
47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維生素C的測定》(GB 5413.18-2010) | 修訂 | 青島海關技術中心,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青島大學,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科技學會 |
48 | 食品中雙酚A、雙酚F和雙酚S的測定 | 制定 |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 |
49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測定》(GB 5009.191-2016) | 修訂 |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武漢市食品化妝品檢驗所,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50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 | 修訂 | 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
51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檢驗》(GB 4789.40-2016) | 修訂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
52 | 動物性水產品中顎口線蟲的鑒定 | 制定 | 上海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寄生蟲檢驗方法協作組 |
53 | 動物性水產品中異尖線蟲的鑒定 | 制定 | 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寄生蟲檢驗方法協作組 |
54 | 動物性水產品中管圓線蟲的鑒定 | 制定 | 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寄生蟲檢驗方法協作組 |
55 | 動物性水產品中華支睪吸蟲的鑒定 | 制定 | 廈門海關技術中心,寄生蟲檢驗方法協作組 |
56 | 動物性水產品中并殖吸蟲的鑒定 | 制定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寄生蟲檢驗方法協作組 |
57 | 動物性水產品中曼氏迭宮絳蟲裂頭蚴的鑒定 | 制定 | 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寄生蟲檢驗方法協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