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橄欖油作為健康飲食新時尚的代名詞已逐步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但是,由于價格高,橄欖油還只占據我國食用油市場的一小部分份額,大部分消費者將其作為主要食用油以外的奢侈補充。有心的商家還精心設計了包裝精美、價位適中的禮品裝橄欖油,成為消費者節日禮品市場的健康選擇。近日,國家下調橄欖油進口關稅稅率,或將促進進口,進一步補充市場供應。
財政部5月28日發布通知說,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6類共26個稅目商品進口稅率進行調整,涉及食品、植物油、飼料、血液白蛋白和人用疫苗、棉花等商品的進口稅率調整以及其他一些稅目商品的進口暫定稅率調整。其中,從6月1日至9月30日,將椰子油和橄欖油進口稅率分別由目前的10%、9%降低至5%。6月13日起,我國還將下調部分植物油出口退稅,其中包括橄欖油。
近年來市場需求日益增加,我國橄欖油的進口規模逐步擴大。統計數據顯示,1至4月,我國橄欖油進口量達到2872噸,金額為1349萬美元。其中,西班牙、意大利是最主要的兩大進口國,占進口總量的80%。來自敘利亞、土耳其和突尼斯的阿拉伯國家的進口橄欖油也明顯增加。自2005年以來,我國橄欖油進口量年增長率超過30%,去年進口8017噸,2006年進口6000噸,然而,2001年我國橄欖油的進口量僅為392噸。
2006年,中國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將突尼斯的“夏爾”牌橄欖油引入中國市場,與歐洲品牌共同角逐,目前銷售不錯。該公司的墨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市場上,目前橄欖油價格跟隨其他食用油的價格一直在上漲。橄欖油進口稅率下調至5%,直接降低了企業的進口成本。這次只是臨時調整,從6月1日至9月30日。不同于大豆油、花生油等普通食用植物油,橄欖油屬于高端食用油,相比而言價格較高。稅率下調后,公司是否會擴大進口量還要看市場的需求情況。”
地中海沿岸國家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成為世界橄欖油主產區,生產食用橄欖油已有上百年歷史,其橄欖油產量占世界橄欖油總產量的90%。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油料油脂分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國內橄欖油產量有限,目前我國橄欖油市場主要依賴進口,橄欖油的進口有益補充了我國市場供應。業內人士指出,通過降低橄欖油等一些國內生產相對不多產品的進口關稅,既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刺激國內增加消費。進一步而言,降低關稅也是促進進口、增加市場供給的補充力量,會控制CPI上漲。
該負責人表示,由于貿易成本低,目前不少中小企業都涉足橄欖油進口貿易,市場競爭激烈。我國橄欖油市場還處于“初級市場”,“以假亂真”現象較多,有待進一步規范。不難注意到,商場、超市柜臺擺放的進口橄欖油,標簽名稱五花八門,標注以特級初榨橄欖油居多。據了解,國際橄欖油協會將可食用的橄欖油分為初榨橄欖油和精煉橄欖油兩大類、5個級別,具體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優質初榨橄欖油、普通初榨橄欖油以及普通橄欖油、精煉橄欖油。根據劃分標準,特級初榨橄欖油只是我國進口橄欖油中的一部分。
市場的規范需要標準的有力支撐。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唯一一部關于橄欖油的標準是原林業部1990年頒布的《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專業標準》,而橄欖油國家標準一直沒有出臺。業界期待橄欖油國家標準盡快出臺。這樣,才能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有效維護橄欖油市場秩序,讓企圖鉆空子的廠家和經銷商無可乘之機,讓消費者吃上營養、健康、放心的橄欖油。為避免誤入陷阱,廣大消費者應更多地了解橄欖油的知識,如規格、成分和劃分標準等,選購時注意橄欖油的酸性值、是否初榨、色澤等方面,以購買到“貨真價實”的橄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