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宏說,今年以來,媒體報道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其中大多數都涉及有關食品安全標準的討論,特別是最近新聞媒體對速凍面米制品、生乳標準的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媒體報道情況充分反映了社會各界對標準工作的關注和重視,也提示我們,在新的形勢下,要堅持制定標準的基本原則,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更好地適應社會對標準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增強標準制定的公開透明度,加大對標準的宣傳解讀力度,更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爭取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維護好食品安全標準的公信力。”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衛生部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食品安全標準制定等工作。其中,食品安全標準是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強制性技術法規,是國家食品安全法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陳嘯宏介紹,食品安全法公布后,衛生部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制度;公布一批重要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前已經公布了1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等基礎標準;加緊食品標準清理工作,部署開展了318項食品標準清理整合工作;積極做好標準宣傳貫徹和跟蹤評價工作;參與國際食品法典工作等。
他同時指出了現行食品安全標準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例如我國現有食用農產品、質量、衛生、行業等多套食品標準,標準總體數量多,標準既有交叉重復、又有脫節,清理整合任務十分繁重。我國目前食品標準總體“標齡”較長,食品產品安全標準通用性不強等。
對此,陳嘯宏指出,衛生部將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制度和程序;完善公開征求意見的方式、渠道,建立更廣泛專家參與標準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快食品安全標準清理和制修訂工作;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標準公開、透明工作。加強信息公開,進一步完善更廣泛領域專家參與討論的機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增加公眾參與程度;開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相關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