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關注的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向社會征求意見階段已經截止。來自國標起草單位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消息顯示,初步反饋的信息表明,三項國標總體上得到了人們的支持,本月底,將由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
新國標預計月底發布
從今年6月1日開始,國內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將全面禁止提供免費塑料袋。根據該標準近期的征求意見內容顯示,絕大部分消費者提出的首要建議,就是將各類塑料袋的用途進行明示。“很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用塑料袋的真實用途。”一位專業人士表示,一些消費者在使用即食包裝產品時,僅憑肉眼或經驗,根本無法判別眼前的包裝塑料袋是否衛生,更不知道在何種情況下使用才安全。因此,必要的標識標注顯得尤為重要。
今后,出現在消費者眼前的塑料袋,將可能被分為普通塑料購物袋、降解塑料購物袋、淀粉基塑料購物袋、直接接觸食品用塑料購物袋等。直接接觸食品的塑料購物袋很有可能要被強制性打上“食品用”的標注,以方便消費者的直接識別。
1角錢定價收不回成本
目前,消耗塑料購物袋數量最大的零售企業有超市、集貿市場、商店等。這些商家反饋的意見主要有“塑料袋收費收多少”、“用什么塑料袋”、“塑料袋替代品是什么”等。
本市一位連鎖超市負責人表示,因超市免費提供塑料袋已成慣例,新標準出臺后,該怎么提供塑料袋或收費多少成為管理層最近議論的焦點。商家最擔心的是塑料袋價格執行標準不統一造成不公平競爭。這個費用既要引起消費者對環保的重視,又要消費者能用得起。
有消息顯示,目前對于塑料袋的收費標準有消費者建議為1角、2角、2角5分不等。不過,專家表示,如果生產一只符合新國標要求的塑料袋,所需原料重約10克。目前,塑料袋生產原料成本約為每噸13000元人民幣,1角錢的定價尚不能收回成本。
2億元扶持生產企業
反饋消息顯示,有塑料包裝制品生產企業在了解了塑料購物袋國標征求意見稿后認為,按照目前廠里的現狀,要成功轉型、符合國家新標準,難度不小。因成本增加,目前民用塑料行業利潤越來越低。按目前的成本,生產一個塑料袋的成本約為0.1元~0.3元,但其厚度小于國標塑料袋規定,如增加厚度,成本至少提高1倍,售價自然水漲船高。
對此,中國塑料協會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透露,目前國家已經計劃投資2億元人民幣,對可降解產業尤其是生物可降解產業給予資金上的扶持。同時,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和完善環保塑料制品的行業標準及企業標準。對各類塑料袋、塑料餐盒、塑料薄膜等環保塑料制品,政府部門和企業應盡快制訂各類標準,用標準來規范,產品才有出路。
據悉,這三項標準對塑料購物袋的厚度、顏色、承重、標識等作了規定:其中厚度不能小于0.025毫米,直接接觸食品的應為本色。塑料購物袋的提吊能力、封合強度、漏水性等指標也有明確規定。此外,塑料購物袋還應醒目標明厚度、長度、寬度等規格數據、所用的材質、生產廠家,以及“建議多次使用、警惕嬰兒窒息危險”等環境和安全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