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場監管局,各市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天津市計量發展規劃(2022—2035年)》,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我市計量技術規范體系,統一和規范計量檢定、校準活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天津市地方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校準規范管理辦法(試行)》,現就征集2025年計劃項目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方式
各市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技術委員會)按歸口領域分別向有關單位和社會公開征集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對征集到的項目組織專家評審,確定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項目,根據工作需要提出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宣貫計劃項目。上述項目在技術委員會集體表決通過后,由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組織填寫《天津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計劃任務書》(見附件1)、《2025年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申報表》(見附件2)和《2025年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宣貫項目匯總表》(見附件3),并報市市場監管委計量處。
申報項目領域暫無技術委員會管理的,申報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填寫附件1、2、3,并報市市場監管委計量處。
二、征集范圍
(一)列入《實施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未發布或已不適用地方計量檢定規程的計量器具,依據從嚴控制原則,可申報制訂地方計量檢定規程。
(二)未列入《實施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未發布或已不適用地方計量技術規程的計量器具,可申報制訂地方計量校準規范。
(三)對支撐本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能源資源有效利用、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民生計量監管,具備科學性、創新性的測量方法、測量程序、比對方法、標準參考數據技術要求、算法溯源技術方法等,可申報制訂地方其他計量技術規范。對碳排放測量方法、碳關鍵參數測量、碳計量監測設備校準、碳排放計量模型和碳排放計量數據質量評價方法項目優先支持。
(四)對規范行業、產業等計量管理活動的規則、細則、指南、通用要求等,可申報制訂地方其他計量技術規范。
(五)在華北大區和京津冀區域內確有共同量值溯源傳遞需求,需聯合共建的,或對上述地區現行有效的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確有轉化共享需求的,可申報制訂區域性計量技術規范。在京津冀計量協同工作機制下,已實現三地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存量共享,為此不再受理與京冀相同的計量技術規范項目。
(六)我市現行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已不適應現行法律法規、管理和技術要求,仍存在使用需求的,可申報修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對已列入市場監管總局、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和本市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不在征集范圍內。
三、申報條件
(一)申報項目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應與相關地方、行業技術性文件、標準相協調,具備科學性、先進性、經濟性和可操作性。
(二)申報單位應為獨立法人,具備制定相關計量技術規范的技術實力,現有技術基礎等條件能夠滿足規范實施要求,具備規范中主要方法的技術驗證手段,且已形成規范編寫框架(或初稿)。如涉及相關科研成果尚未開展實際應用的,應有充分證據證明其可用于開展相應檢定、校準、測量工作。
(三)主要起草人應有相關領域從業經歷以及相應標準或規范的制(修)訂經驗,一般應具備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
(四)申報項目涉及的相關計量量值(參數)溯源體系完整。
四、有關要求
(一)各相關單位要根據本通知征集范圍,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緊貼我市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和法制計量監管需求,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有關計量技術機構、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有關企業的意見,提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項目。鼓勵本市計量技術機構、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計量器具制造企業等參與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申報、起草和宣貫工作。
(二)各申報單位在報送《天津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計劃任務書》前,要查新確認所申報項目是否已列入市場監管總局、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和本市制修訂計劃或已公開征求意見。如確認有上述情況,則不能申報。
(三)各技術委員會必須堅持科學公正的原則遴選項目,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申報項目。對存有分歧的,應協調相關方取得一致后再行推薦。
(四)請各技術委員會、相關單位抓緊安排部署,認真組織篩選申報,相關材料(紙質件和電子件各一份)于2025年2月8日前報送市市場監管委計量處(郵箱:scjgjlc@tj.gov.cn),紙質版寄送到和平區貴州路98號C座215室。
市市場監管委聯系人:徐君,022-27182073。
市流量容量計量技術委員會聯系人:李坡,23009335
市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聯系人:安海驕,23009357
市電磁計量技術委員會聯系人:李娜,23009374
附件: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