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是酶的統稱,在生命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幾乎所有細胞的生命活動都需要酶的參與,可以說,如果世界上沒有酵素,很可能就沒有任何生命活動。
19世紀30年代德國化學家 Liebig 和他的同事Wholer從苦杏仁汁中發現了一種催化物質,后被命名為苦杏仁酶(Emulsion),這是最早發現的酶之一。隨后又有許多酶被相繼發現,酶或者對活性酵素的研究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從1907年畢希納獲得酶(活性酵素)研究歷史上的首個諾貝爾獎開始,已經有多個酶學領域的諾貝爾獎記錄,其中最近的一個是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是美國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以及杰克.紹斯塔克,因為他們發現了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制。
所以,我們認為,酵素和生命科學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產業界通過各種技術生產酵素產品滿足人們的身體健康需求,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但是,我們也發現,中國市場上缺乏品牌酵素產品。事實上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酵素產品市場良好的生態環境。所以很多優質酵素產品并沒有好的市場機會,亟需改變。為此,我們在浙江省求是經濟與管理科學研究院何櫟教授的研究工作基礎上,提出通過研制團體標準的路徑,為活性酵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探索和開拓浙江模式。
我們相信,在藥食同源理論體系指導下,活性酵素會為銀發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點。
歡迎活性酵素研究和生產、銷售單位積極參與本標準的制定工作。聯系人:沈老師:電話:19357583309。
浙江省經濟與管理研究會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