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糧食品種全部有了強制性標準,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糧油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本報訊 (記者周玨)新的《稻谷》、《玉米》、《大豆》國家標準將分別于今年7月1日和9月1日起正式實施。業內人士指出,這是繼去年《小麥》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后,我國糧油質量標準化工作的又一件大事,至此,占我國糧食總產量90%的四大糧食品種全部有了新的國家標準。
據國家糧食局介紹,本次修訂的標準,從我國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并積極借鑒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修訂后的標準既有一定的先進性、科學性,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兼顧國家、生產者、消費者的利益,體現優質優價,依質論價的精神。其中,主要指標的設置和評價方法符合WTO的規則,能進一步增強我國糧油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稻谷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一是調整了整精米率要求。由于我國不同稻谷產區的氣候和稻谷品種質量差異較大,用一個整精米率指標很難反映不同產地的稻谷質量的實際狀況。修訂后按照不同等級設置不同的整精米率指標。二是規范整精米率檢驗方法和檢驗儀器。新標準對稻谷整精米率檢驗方法和儀器要求進行了規范。同時制定了《稻谷整精米率檢驗法》國家標準,對實驗礱谷機、實驗碾米機的技術要求做了具體規定,明確使用整精米率標準樣品對儀器進行調校后,才能用于整精米率檢驗,以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三是新標準中首次增加了等外級,即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為等外級。四是增加判定規則和標簽標識要求。判定規則要求,稻谷根據出糙率定等,其他指標可按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價格調節或按貿易雙方合同約定執行。判定規則的制定,便于檢驗人員對檢驗結果做出綜合判定,也有利于監管和執法。五是新標準增加了標簽標識的要求,規定應在包裝物上或隨行文件中注明產品的名稱、類別、產地(縣)、收獲時間,為稻谷產品溯源提供根據和方便。
玉米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一是調整了等級級數和指標,增加等外級。新的玉米標準依然按照容重定等,但等級由原標準3個調整為5個,并增加了等外級。二是修改了容重測定方法。容重測定在仍然使用現有容重器的前提下,新標準將排氣砣置于插板下改為排氣砣置于插板上。三是調整了不完善粒限量要求。在考慮到機械收割、脫粒及干燥等對商品玉米不完善粒的影響,以及參考主要玉米生產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我國將不完善粒最大限量指標定為5.0%.四是取消了高水分玉米容重增補,規范快速降水操作規范。新標準中增加了《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設備技術條件及操作方法》,規定對于水分大于18%的玉米,需通過實驗室快速干燥降水設備,將玉米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樣品冷卻至室溫后再測定容重。五是增加了標簽標識要求。為加強商品玉米的可追溯性,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新標準增加了關于標簽標識的要求以及轉基因標識的規定。
大豆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一是增加了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的質量要求。新標準除了普通大豆以外,還增加了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二類。高油大豆用粗脂肪含量為定等指標,低于20%的大豆不作為高油大豆,其他質量指標與普通大豆3等相同;高蛋白大豆用蛋白質含量為定等指標,低于40%的不作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標與普通大豆2等相同。二是調整了普通大豆定等指標。新標準使用完整粒率代替純糧率進行定等,質量等級仍為5級,同時增加等外級。三是調整了大豆分類。新標準取消東北黃大豆與一般黃大豆分類。根據種皮與子葉顏色將大豆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顏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黃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類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歸為混合大豆。應該說新標準比原標準異色粒超過20%為雜色大豆的規定要嚴格得多,進一步體現了商品大豆的質量品質。四是新標準中首次對損傷粒單獨進行要求。五是增加了標簽標識要求。新標準增加了關于標簽標識的要求以及轉基因標識的規定。
國家糧食局指出,《稻谷》、《玉米》為全文強制性國家標準,《大豆》為條文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標準必須嚴格執行。這對于提高我國主要糧食的質量、規范托市收購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標準請參考: http://www.lsgzd.com/standard/sort/3/18122.html 稻谷
http://www.lsgzd.com/standard/sort/3/18246.html 玉米
http://www.lsgzd.com/standard/sort/3/18222.html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