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參照《化妝品衛生規范》
市標準化研究院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還不能檢測和判斷嬰幼兒用品中的二惡烷和甲醛是否合格,因為國家沒有對此做出明確規定。”他表示,目前在化妝品的檢測中,兒童洗護用品標準是空白,并沒有一個權威的標準用于衡量兒童洗護用品的安全性。
市食藥監調查問題產品
在沐浴露、洗發用品等產品的國家標準里,并沒有二惡烷的抽檢項目強制性要求。同樣,國家嬰幼兒產品中甲醛含量也沒有專門的檢測標準。
據市食藥監所所長顧振華介紹,根據我國衛生部發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甲醛可以用于指甲油硬化劑和化妝品防腐劑,但禁用于噴霧產品。當甲醛作為防腐劑添加時,除了在牙膏等口腔衛生產品中的濃度不能超過0.1%外,其他產品的濃度不得超過0.2%;當甲醛作為硬化劑存在時,濃度不得超過5%。根據規定,甲醛含量超過0.05%的,必須在產品上明確標注含甲醛。
“甲醛作為防腐劑還是比較常用的,如果不用防腐劑,產品很容易變質,將帶來更大的危害。”顧振華表示。目前對于嬰幼兒洗護用品中的含量主要參照《化妝品衛生規范》中的相關條款,沒有專門規定。
據悉,對于強生等近日被曝光的一些產品,市食藥監正高度關注,對于確實存在問題的產品已展開調查。
日系產品規定不得含甲醛
嬰幼兒用品中究竟能否存有甲醛及二惡烷等有毒物質?專家指出,每個國家對此的標準并不相同。一家日系嬰幼兒用品公司研發負責人告訴記者,日本明確規定化妝品類產品中絕對不能添加或含有甲醛、二惡烷等基本有毒物質。但美國在這方面卻沒有明確限制,允許一定范圍內微量的存在。
該研發部門負責人表示,產品中檢測出甲醛等物質可能是由于原料不純而分解出來的,因此很難斷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有毒物質的存在,這需要進行仔細的核查和比對才能下定論。
據介紹,日系嬰幼兒用品在原材料的選定、產品制作工藝等方面都有極為苛刻的控制,產品必須通過過敏性測試、刺激性測試以及入口毒性測試等多項國家安全性測定,才能上市銷售。
昨天,一位化妝品方面的專家介紹說,要證明強生的產品中所含的甲醛和二惡烷是否會對嬰幼兒造成侵害,需要做毒理學試驗。這就意味著,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出來。
消費維權律師提醒消費者,在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最好保留購物憑證,以備日后當作維權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