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使用的7種規格500多萬個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在服務奧運后,經過堆肥處理,一個月左右就全部變為了水和二氧化碳回歸了自然。生物降解塑料在奧運會的推廣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為我國發展緩慢的可降解塑料市場注入了一劑興奮針,為可降解塑料市場打開了一個新的豁口,生物降解塑料產業有望成為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新興產業。
催生新生態產業
記者從北京市科委新材料發展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承辦的2008中國生態環境材料技術與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獲悉,生物降解塑料技術在我國已基本成熟。“抽樣檢測及回收堆肥處理結果顯示,國內生物降解塑料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清華大學陳國強教授介紹說,“如果政府部門能夠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北京完全可以大規模使用這種環保塑料袋。”
2007年,《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識和降解性能要求》國家標準實施。該標準的出臺對我國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規范作用,同時對我國降解塑料產品出口國際市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北京奧運會使用的生物降解塑料袋均是由南京的一家企業生產的,是目前國內惟一符合歐盟標準的產品,其主要成分就是玉米淀粉。目前,國際上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標準主要由美國和歐盟制訂,其中歐盟的標準最為嚴格,而我國自身的標準要求相對較低。“我們大力推動生物降解塑料袋在北京奧運會的應用,就是希望以此為契機,加快生物降解塑料科技成果的轉化。”北京市科委新材料發展中心副主任萬榮說。
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陳國強也認為,在我國石油資源短缺、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白色污染十分嚴重的背景下,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可以催生一個新的生態塑料產業。
市場推廣遇瓶頸
生物降解塑料袋在北京奧運會上大出風頭之后,有望投放市場大規模使用,然而諸多問題成為市場推廣的瓶頸。
“目前推廣生物降解塑料袋的主要困難是成本問題。”萬榮指出,目前一般的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成本是普通塑料袋的2-3倍,而北京奧運會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其成本為普通塑料袋的4倍左右,因此在市場上的應用并不多。
此外,有些專家卻認為,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后續產品研發還跟不上,大部分企業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材料合成上,而忽略了制品加工開發,一些生物降解塑料做成的餐飲具在耐熱、耐水及機械強度方面與傳統塑料制品相差較遠,而這一點恰恰是生物降解塑料能否大規模市場化的關鍵。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所謂“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的問題,主要和生產單位粗制濫造或者技術水平不高,選材、配方不當有關,要保證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的力學強度等性能指標,應當從嚴格標準、控制產品的性能指標入手。
事實上,國內可降解塑料袋市場整體低迷,生產企業并不好過。多年從事包裝生產的陳先生向記者揭示了兩個主要原因。一方面,可降解塑料或者性能稍遜,或者價格較高,尚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部分不法分子以假亂真,用普通的非降解塑料制品冒充可降解塑料制品,充斥市場,不僅使可降解塑料的形象受到極大損害,而且搞亂了市場秩序,導致可降解塑料生產企業困難重重,可降解塑料產業整體發展十分緩慢。
政策扶持 前景看好
為了規范可降解塑料產業發展,北京市科委新材料發展中心委托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圍繞生物降解塑料在北京奧運會中的應用,起草制訂了《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示和降解性能要求》、《降解塑料垃圾袋》和《降解塑料商品零售包裝袋》等三類常用產品的行業標準,以完善降解塑料產品的評價體系。
以上述三類行業標準為基礎,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制訂了全生物降解塑料膜類全降解、可降解等認證標準,并于2008年5月獲國家標準委員會審核通過,成為國家認證標準GB/T 20197。這是繼歐盟EN13432、美國ASTM6400、日本JIS-K6950之后,世界上第4個生物降解塑料膜類認證標準,也是發展中國家的第一個生物降解塑料膜類認證標準。這對規范并促進我國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為進一步規范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場,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對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在內的可降解產品進一步規范,一方面嚴厲打擊不法商犯,一方面加強對生產可降解塑料制品企業的政策支持和財稅支持。
2004年,全國人大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鼓勵再生生物質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廣應用;2005年起,財政部每年安排3000萬元包裝行業高新技術研發資金,支持包裝行業高新技術項目的研發、技術創新和推廣等;2006年,國家發改委又啟動了關于推廣生物質生物降解材料發展的專項基金項目;200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限塑令”,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
“生物降解塑料袋項目已經納入了北京市科委2009年的‘科技奧運’推廣專項。”萬榮透露,目前,北京市海淀區市政管委在北京奧運會后率先采購了14萬個生物降解塑料袋進行試用。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在通過技術手段來降低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成本,“僅北京地區,生產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企業就達幾十家,有的企業正在掌握將生物降解塑料袋成本和普通塑料袋持平的成熟技術,目前已經處于后期實驗階段,生物降解塑料袋走進市民家庭的日子不會太遙遠了。”萬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