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根廷頒布了對部分進口產品將實施“標準價格”措施的規定,按照該規定,如果進口產品在海關的報價低于這一標準就將展開調查。在其最新發布的規定清單中,來自中國和巴西的120種進口產品首次被列入這一名單,受到限制的產品包括50種紡織品、50種摩托車配件和其他金屬產品、20種家用電器產品。紡織產品主要包括女式長襪、棉制短襪、羊毛短襪以及棉紗等產品。
所謂進口“標準價格”,就是阿根廷海關根據當地產業部門建議設定進口產品最低價格,通常高于進口產品實際價格。根據阿根廷海關措施,如果進口產品報價低于“標準價格”,海關就將加強檢查和限制,對可疑集裝箱進行抽樣檢查,打擊進口產品隱瞞產地欺詐行為。同時海關將密切跟蹤進口情況,并會在必要情況下出臺新措施限制進口產品,實際上是通過變相關稅壁壘將這些產品阻擋在阿根廷市場外。
為了加強對產品來源地的控制,阿根廷海關將主要進口來源地分為兩組,巴西、智利、烏拉圭、巴拉圭和哥倫比亞等南美國家被列為第一組,亞洲國家和地區則被列為第二組,中國就在第二組的名單中。這意味著中國向阿根廷出口的紡織品價格如果遠低于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同類產品的價格,阿根廷海關也將展開調查。目前,中國向阿根廷出口裙子和襪子的單價平均在3.7美元和14美分左右,而阿根廷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的成本價則為10美元和3美元。
自2007年以來,阿根廷的紡織、制鞋、皮革、玩具、家用電器和汽車配件等產業就一直抱怨中國產品低價進入阿根廷市場,要求政府加強對中國產品的限制,政府也出臺了部分針對中國的相關措施,如對中國紡織品實施的進口許可證管理等。隨著歐美等市場的不斷萎縮,開辟新興的南美市場是我國不少紡織品出口企業正在實施的出口戰略。
2006年以來,寧波口岸紡織品出口拉丁美洲的數量增幅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該地區的各類貿易壁壘也不斷出臺,為保證輸往該地區紡織品的正常出口,檢驗檢疫部門建議相關企業盡早做好準備,及時收集相關產品設限信息,深入了解該地區相關產品的法規要求,以避免發生出口受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