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道,據農業部門統計,僅鮮雞蛋一項,我國每年的市場消費總額即達到1500億元,這其中有超過90%的市場為各地農戶自產的“散裝蛋”所占據,而由規模化、產業化的品牌大廠商生產的產品不足10%。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無公害雞蛋屬于品質較好的產品,從蛋雞品種提純、孵化、室內育雛、飼養、防疫防病、場地環境、水源原料要求、質量標準、產品驗收、包裝、貯存等方面,全程實行標準化生產。而企業想要取得無公害雞蛋和綠色食品的認證,必須向國家農業部申報,經國家檢驗部門的檢驗后,才能獲得認證。根據國家標準,無公害雞蛋中抗生素、重金屬、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都必須符合嚴格的規定。如國家標準要求飼養雞的水質重金屬不能過量,空氣受污染程度不能超過標準規定,對飼料中的添加劑、藥物中的添加劑都要嚴格控制。
另外,首部涉及所有雞蛋的國家標準預計將在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后很快出臺。屆時,將對鮮雞蛋中可能存在的3大類近20個項目的公害污染物指標作出更為嚴格和明確的規定。特別是規定在雞蛋內不得檢出對人類危害較大的氯霉素、呋喃唑酮及沙門氏菌,但此前公布的新標準中并沒有涉及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