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產業新政讓原本波瀾不驚的葡萄酒行業陡然緊張。進入2008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新《葡萄酒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國標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叫停了延續多年的"年份劃分"和"產區劃分"方法,引入等級劃分制度。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各大商場超市,各家葡萄酒企業紛紛忙著處理與新標準相沖突的產品,價格一直堅挺的葡萄酒市場出現了少有的價格戰、贈品戰。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早在新政頒行前,已有葡萄酒巨頭先行接軌國際標準,在這輪行業變革中搶得先機。
新政來臨
2008年1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新《葡萄酒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新修訂的葡萄酒國家標準屬于國家強制性標準,它將葡萄酒分為優、優良、合格、不合格和劣質品5個等級。對于年份葡萄酒、品種葡萄酒,新標準也給出明確定義。其中,"年份葡萄酒"所標注年份須是葡萄采摘年份,且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80%;若是"品種葡萄酒",所標注葡萄品種釀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75%,例如,甜葡萄酒必須是每升含糖大于45克的葡萄酒;"產地葡萄酒"標注的產地葡萄釀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80%。
部分企業甩貨忙
據記者了解,在新國標正式實施之前,國內大多數葡萄酒企業習慣使用的"年份劃分"和"產區劃分"等一些常用的分級辦法,都因只強調葡萄酒生產過程中的單一因素而存在著不全面、不成熟的弊病。隨著新國標的實施,這些常用的劃分辦法顯然已經與新國標中有關"年份"與"產區"標注的規范形成了沖突。
新標準的實施給葡萄酒生產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商品外包裝上都會有所變化。在這種局面下,很多小廠家由于不適應這樣的改變,面臨著倒閉或者被收購的命運。而大廠家則可以借此發展契機,擴大銷售的市場。
目前正是新規定實行的過渡期,這期間允許銷售保質期以內的葡萄酒,所以現在不少商家開始甩貨,以便早日進入新的生產規劃當中去。"買一送一"的銷售形式,已經在近期占據了各大超市的葡萄酒專柜。
早行企業得先機
新政面前并非所有企業被動應戰。"新國標的實施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的里程碑事件,其對于整個中國葡萄酒行業的規范與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葡萄酒新國家標準的實施,張裕公司相關負責人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早在新國標實施之前,張裕公司就制定并推行了國內首個葡萄酒質量綜合分級體系。針對葡萄園、葡萄原料、釀造工藝、橡木桶陳釀、調配和瓶貯這六個對葡萄酒質量形成關鍵影響的環節分別展開細致的評估,層層優選,最終將其葡萄酒產品按照質量高下劃分為四個級別,從高到下分別是"大師級"、"珍藏級"、"特選級"和"優選級"。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葡萄酒十分風靡的發達國家,葡萄酒對質量等級的劃分,從葡萄園的位置、葡萄品種、種植方法、產量、酒精含量、葡萄成熟度乃至葡萄酒釀制過程,都有繁雜嚴格的規定。消費者除了考慮品牌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依據葡萄酒質量等級進行選購。
張裕公司制定并推行的葡萄酒質量綜合分級體系也與新近實施的葡萄酒國家新標準在"為國內葡萄酒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規范"的初衷契合。據介紹,張裕的葡萄酒質量綜合分級體系為一瓶好酒的誕生設下了六道關卡,先后六步驟的篩選和淘汰,好比破解了好葡萄酒身世的六個密碼。在此要求下,僅2%的葡萄酒產品能獲得"大師級"的稱號,成為同品種葡萄酒中的極品。
得益于張裕綜合質量分級體系的保障,張裕解百納干紅在國內外市場都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中國葡萄酒向海外輸出的一張名片。通過德國TXB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等高端渠道,張裕解百納已成功打入了歐洲市場、成為歐洲影響力最大的中國葡萄酒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