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雞鮮味固態復合調味料的分類、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等。
本標準適用于以雞肉/雞骨粉或濃縮提取物為主要原料,加入食用鹽、味精、白砂糖、食用玉米淀粉、香辛料或其粉(白胡椒、黑胡椒、姜、桂皮、肉桂、甘草、孜然、姜黃、小茴香、丁香、芫荽、香茅、香莢蘭、蔥粉、蒜粉、洋蔥粉、姜粉中的一種或幾種)、食用菌或其粉(香菇、猴頭菇、花菇、平菇、草菇、白蘑菇、茶樹菇、杏鮑菇中的一種或幾種)、食用葡萄糖、酵母抽提物、小麥淀粉、食用馬鈴薯淀粉、麥芽糊精、番茄粉、酸水解大豆蛋白粉(酸水解大豆蛋白液、麥芽糊精)、玉米粉、大米粉、糯米粉、大豆粉、小麥粉、大豆分離蛋白、乳粉、蛋粉(雞蛋白粉、雞全蛋粉、雞蛋黃粉中的一種或幾種)、骨素(雞骨素、牛骨素、魚骨素的一種或幾種)、動物性水產制品(蝦肉粉、魚肉粉中的一種或幾種)、食用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中的一種或幾種)、食用動物油(牛油、雞油)中的幾種,添加食品用香精(肉味香精、海鮮味香精、辛香型香精、蔬菜香型類香精、肉味增香劑、排骨味香精、黑芝麻風味香精、紅燒風味香精中的一種或幾種)、磷酸酯雙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氧化淀粉、辣椒油樹脂、呈味核苷酸二鈉、琥珀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碳酸氫鈉、六偏磷酸鈉、乙基麥芽酚、谷氨酸鈉、L-丙氨酸(增味劑)、維生素C(抗氧化劑)、維生素E(抗氧化劑)、二氧化硅、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阿斯巴甜(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菊糖苷、安賽蜜(乙酰磺胺酸鉀)、甜蜜素(環己基氨基磺酸鈉)、D-異抗壞血酸鈉、檸檬酸、辣椒紅、姜黃素、紅曲紅、檸檬黃、日落黃中的一種或幾種,經配料、粉碎或不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或不制粒干燥、稱量灌裝、封口加工而成的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調味料的雞鮮味固體復合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