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GB/T 44742-2024《海參及其制品中海參多糖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自發布以來,在規范海參及其制品中海參多糖的測定、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部分技術內容存在表述不準確,需要進行相應的修改完善。為此,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歸口,中國海洋大學為主要起草單位,針對該標準提出了第1號修改單,并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5年5月3日。
此次修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對附錄B“巖藻糖與海參多糖的換算”表B.1相關內容的修正。原表中存在海參品種學名和商品名混淆的情況,這可能導致市場標識不清,進而引發質量爭議或貿易糾紛。為解決這一問題,依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ICZN)和海參分類學研究,并結合行業意見與專家建議,對海參的學名與商品名進行了系統梳理和規范。同時,還參考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出版的《世界重要經濟海參種類》一書,以確保換算系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些修改不僅有助于統一市場標識,還能提高海參多糖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此外,為確保巖藻糖與海參多糖換算系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建議增加該換算系數的有效位數。增加換算系數的有效位數,將有效提高海參多糖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為標準實施提供更可靠的技術依據。
第二個修改點在于5.2.6節磷酸鹽緩沖液的配制方法。經核查,原條款中的描述存在筆誤,可能導致配制出的磷酸鹽緩沖液pH值不符合要求,從而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具體而言,將原條款中的定容至100.00mL修改為定容至1000.00mL。這一調整是基于“SC/T 3049-2015 刺參及其制品中海參多糖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中的配制方法,并經過實驗驗證。通過這一修改,可以保證磷酸鹽緩沖液pH值的穩定性,為海參多糖的準確測定提供可靠的溶液環境。
總結
本次國家標準《海參及其制品中海參多糖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第1號修改單,針對原標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修正。通過對附錄B中不同品種海參的學名與商品名對應關系的明確,解決了名稱混淆可能帶來的質量問題。同時,對磷酸鹽緩沖液配制方法的精確調整,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結果的可靠性。這些修改措施不僅提升了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也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