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在食品安全標準法規方面的制修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各國和地區通過科學依據與風險管理、透明度與公眾參與、國際化接軌和數字技術賦能等方式,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食品伙伴網經過研究匯總分析,將2024年度我國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如歐盟、美國、加拿大、歐亞經濟聯盟、日韓、東南亞和南美地區等在國際標準法規制修訂方向的內容總括為市場準入、產品標準、限量標準、標簽要求、HACCP管理、進口食品預警等幾個維度,全面及時關注目標市場標法的多元化變化動態方向并進行研判分析,以期為我國食品產品順利出口提供支持和幫助。
一、市場準入
2024年,包括美國、歐盟、英國和歐亞經濟聯盟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產品市場準入層面對法規和標準進行了規劃調整,從而把好產品進口前的出口企業審核、進口商資質查驗等風險管控工作,降低進口風險。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標準法規制修訂內容如下:
國家/地區 |
動態變化 |
美國 |
簡化自愿合格進口商計劃審批(VQIP)流程,為符合資格的進口商提供更快捷的審查通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英國 |
英國多次修訂食品和飼料進口法規,強化邊境管制與檢驗要求,更新風險清單及危害物質的檢驗方法 |
俄羅斯 |
俄杜馬通過法律,加強對進口植物產品的檢疫要求,嚴審境外實驗室,優化流程減成本,由俄獸醫植物衛生局負責 |
新西蘭 |
修訂食品通知中有關注冊食品進口商和進口銷售食品的要求,明確將冷凍漿果由增強監管食品修改為高度監管食品,通關選擇包括3類 |
韓國 |
整合韓國進口食品安全管理相關內容:進口前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境外工廠注冊、進口營業管理、通關階段的進口申報及進口查驗、流通階段進口食品的管理要求 |
印度 |
制定包括乳、肉、蛋等多類產品的境外生產企業注冊要求 |
馬來西亞 |
新增進口食品監管要求,包括境外生產工廠審核以及進口不合格食品的處置要求 |
菲律賓 |
優化包括食品進口商在內的食品企業申請有效運營許可證(LTO)流程 |
二、限量要求
為保障公眾健康,多國和地區更新了食品中危害物的限量和添加劑使用要求。比如,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分別更新了重金屬含量上限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歐盟修訂了多種污染物的最大限量。出口企業應加強對原材料采購環節的控制,確保產品符合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限量標準,避免因超標而導致退貨或銷毀的風險。
國家/地區 |
動態變化 |
中國香港 |
更新了9種現有重金屬含量上限,魚類、巧克力產品及食用真菌等類別產品重金屬限量要求趨嚴 |
中國澳門 |
更新《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接軌國際,涵蓋約400種添加劑,新增數千項組合與限量,強化監管,確保食品安全 |
歐盟 |
對食品中高氯酸鹽、3-氯丙二醇、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多種污染物的最大限量進行了修訂;并對食品添加劑和香精香料使用要求進行了多次調整,涉及山梨酸鉀、酒石酸及其鹽等,相應產品類別包括食品補充劑、酒精飲料和甜點等 |
英國 |
修訂農食產品如燕麥、大蒜等產品中多類農藥的殘留限量 |
加拿大 |
新增污染物C22烯脂肪酸在食用油、調味料(拌制色拉用)、人造黃油、色拉油、乳制品類似物、起酥油和嬰兒配方奶粉中的限量要求;明確禁止溴化植物油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
批準使用3類營養素、擴大2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以及7種加工助劑的使用 |
韓國 |
修訂食品添加劑、香精香料和酶制劑的使用要求 |
印度 |
新增小麥、麥麩、黑麥、大麥、咖啡等產品中赭曲霉毒素A最大殘留限量要求;規定肉、蛋、奶、水產品中禁止使用卡巴氧、氯霉素等獸藥 |
智利 |
新增54種農藥在23類產品中的殘留限量要求,優化食品安全管控 |
南非 |
新增104種農藥在各種農產品中的殘留限量指標,刪除22種農藥在部分農產品中的殘留限量指標。 |
三、產品標準
2024年,包括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國在內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接觸材料等規格標準、產品檢測方法等標準進行了更新,從而確保標準更合理、更有助于實施。出口企業需關注目標市場的具體標準變動,確保生產工藝和技術符合最新要求。
國家/地區 |
動態變化 |
中國澳門 |
整合并更新了多類添加劑:食用色素、甜味劑、防腐劑及抗氧化劑的標準 |
歐盟 |
禁止在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使用雙酚A(BPA)及其鹽類 |
加拿大 |
更新了食品添加劑規格標準、產品標準(如堅果、酒精飲料、香辛料等)、微生物檢測方法標準等 |
日本 |
推進食品接觸用合成樹脂正面清單實施,確保所有材料的安全性得到確認 |
泰國 |
更新修訂食用油脂、魚油、天然礦泉水和食品補充劑等產品標準要求 |
印度尼西亞 |
推出清真產品認證、轉基因產品監管和健康補充劑等各類產品多項要求 |
歐亞經濟聯盟、俄羅斯 |
更新肉類、油脂制品技術法規并推出純素食產品標準和轉基因生物成分特性的檢測方法標準 |
南非 |
修訂了玉米、加工肉類產品的分級、包裝和標識條例 |
沙特阿拉伯 |
批準多種食品的強制性海灣技術法規和沙特技術法規,涉及肉類、乳類、水產類、谷物類、調味品類等 |
秘魯 |
批準多項有關谷物、烘焙高粱粉、高粱片、高粱粒等的產品技術標準 |
阿根廷 |
調整酒精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嬰兒配方奶粉、膳食補充劑、食用油、面條、無麩質食品、調味茶等多類產品的產品標準 |
哥倫比亞 |
計劃制定食品中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標準技術法規 |
四、標簽標示
2024年,多國和地區通過制定和更新食品標簽標識管理規定,用以提升食品安全與透明度,從而在食品領域保障消費者權益和促進公共健康。出口企業在設計產品標簽時,必須嚴格遵循當地法規,特別是關于營養成分聲明和過敏原信息的要求,以保護消費者權益并避免法律糾紛。
國家/地區 |
動態變化 |
美國 |
發布標簽“健康”聲稱新規,規定特定類別的滿足飽和脂肪、鈉和添加糖的限量規定的食品才能聲稱“健康”;并就標簽中日期標示問題進行探討 |
加拿大 |
補充食品補充劑中有關食品警示標志和“放大鏡”標志的緩沖區域要求 |
歐亞經濟聯盟 |
修訂食品標簽要求,在實際辦公地點不變的前提下,允許生產商在地址信息變更后的三年內繼續使用舊標簽 |
日本 |
修訂食品過敏原清單,在推薦性過敏原列表中新增了澳洲堅果(Macadamian),并刪除了松茸(Matsutake mushroom)并調整“功能性標示食品”的標簽標示法規 |
韓國 |
明確產品中產品名稱、營養成分、鈉含量等項目的標示大小和位置以及強制標識營養標簽的產品類別 |
新加坡 |
發布新版《營養標簽指南》,幫助行業參與者更好地理解食品健康和營養標簽的要求 |
泰國 |
發布預包裝食品標簽、營養標簽和健康聲稱新規,并制定相應的實施過渡期 |
智利 |
強化了食品正面標識系統的應用,確保預包裝加工食品符合當地標簽法規;修訂酒類產品標簽以及進口乳類產品的標簽要求 |
巴西 |
發布食品過敏原標簽法規實施指南并規定了產品中天然乳膠、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食品和滿足腸內營養中乳糖等致敏信息警示語的標識要求 |
俄羅斯 |
數字標簽試點擴大,擴大至薯片、玉米片、面包干、油煎面包塊、玉米棒、薄脆餅干及爆米花等類別,力爭覆蓋食品全品類 |
沙特阿拉伯 |
計劃修訂標簽和營養聲明相關的法規,明確營養素含量標示和允許使用的聲稱用語要求 |
五、衛生管控
2024年,中國澳門、俄羅斯、印尼等國家和地區通過實施HACCP管理和頒布食品生產經營衛生指引等措施,強化生產經營過程管理,確保食品安全合規。出口企業應該建立健全內部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按照HACCP或其他先進理念進行生產操作,保證整個供應鏈的安全可靠。
國家/地區 |
動態變化 |
中國澳門 |
發布了包括零售生鮮雞、新鮮肉類等在內的多個食品衛生指引,幫助業界規范操作流程,維護食品安全 |
美國 |
延長食品過敏原項目和酸化食品生產過程衛生控制規范要求意見征集期,強化過敏原管理和酸化食品生產規范管理。 |
日本 |
調整食品安全監管的官方機構部門職能,日本食品衛生標準審批評估由消費者廳負責,而厚生勞動省將繼續負責食品安全的監督審查 |
俄羅斯 |
基于HACCP原則制訂食品質量管理體系新標準,涵蓋食品生產全環節管理要求 |
柬埔寨 |
發布關于易腐貨物的處理指南,明確海關清關時對該類貨物的儲存和放行等要求 |
小結
綜上所述,面對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復雜多變的國際食品安全法規環境,出口企業應當保持高度警覺,積極跟蹤研究各國法規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自身生產和經營策略。此外,還應加強與專業咨詢機構的合作,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和技術支持,不斷提升自身的合規水平,以確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企業可以考慮加入行業協會或者參與相關研討會,以便更深入地參與到國際標準的討論過程中,為維護自身利益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