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有效開展,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在總結前期工作基礎上,2023年2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定了《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跟蹤評價工作聚焦重點食品安全領域、重點食品安全標準,聚焦食品安全標準執行中的突出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夯實標準制定修訂基礎,提升標準工作針對性、有效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跟蹤評價工作維度廣度。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堅持常態評價、專項評價和專題研究相結合,堅持跟蹤評價與宣傳培訓相結合。那么,如何進行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食品伙伴網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工作內容與方式主要分為常態評價、專項評價、專題研究和專題研究。
(一)常態跟蹤評價。側重對日常食品安全標準執行中問題及意見的收集分析。常態跟蹤評價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跟蹤評價及意見反饋平臺”(以下簡稱“評價反饋平臺”,鏈接:https://www.cfsa.net.cn/newPage/pageType.aspx)開展工作。衛生健康、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及時分析研究對食品安全標準的意見建議,將有效意見、合理建議通過平臺在線填報。社會各方也可通過該平臺反饋食品安全標準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及建議,并提供相關依據。
(二)專項跟蹤評價。側重對重點食品安全標準開展深度評價。專項跟蹤評價的標準名單由國家食品評估中心在“評價反饋平臺”發布,國家食品評估中心負責專項評價的組織實施,確定每年專項評價的食品安全標準名單,負責組織開展問卷設計,匯總分析各地意見。
(三)專題研究。以研究課題形式,重點對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重點難點問題、標準執行中的突出問題、標準制定修訂需求等開展系統研究。專題研究項目由國家食品評估中心擬定,每年在國家食品評估中心網站公布。鼓勵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等組建工作組,聯合相關部門、技術機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共同承擔專題研究工作。
(四)宣貫培訓。各級衛生健康與相關監管部門積極溝通配合,在部署開展跟蹤評價工作時,一并推進食品安全標準的宣貫培訓、指導解答等工作。宣貫培訓要聚焦監管人員、從業人員、企業人員,同時,要擴展宣貫培訓覆蓋面,做好社會公眾宣傳引導,鼓勵各地通過短視頻、宣傳海報等多種方式,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開展食品安全標準宣傳,堅持主動講、經常講,融知識性、通俗性、時效性于一體,創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果,保證工作質量。
目前各省也分別發布了各自的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部分方案如下:
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關于印發河北省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 (冀衛食品函〔2023〕7號)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北京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
遼寧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2021年遼寧省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 (遼衛辦發〔2021〕48號)
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福建省酒類、水產及水產制品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方案的通知 (閩衛監督函〔2019〕753號)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關于印發廣西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衛食品發〔2019〕2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2019年酒類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