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檢索含義
(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存儲起來,并根據信息用戶的需要找出有關的信息過程,所以它的全稱又叫“信息的存儲與檢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這是廣義的信息檢索。狹義的信息檢索則僅指該過程的后半部分,即從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過程,相當于人們通常所說的信息查尋(Information Search)。
計算機信息檢索,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通過光盤和聯機等現代檢索方式進行信息檢索的方法。與手工檢索一樣,計算機信息檢索應作為未來科技人員的一項基本功,這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對科技人員適應未來社會和跨世紀科研都極其重要,一個善于從電子信息系統中獲取信息的科研人員,必定比不具備這一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機會,美國報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 也將交互網絡檢索專家作為未來十大熱門職業之一,這些情況都說明了計算機信息檢索越來越重要,故值得大家對這一技術予以重視。
一次文獻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為基本素材而創作或撰寫的文獻,不管創作時是否參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該文獻以何種物質形式出現,均屬一次文獻。大部分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和在科技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均屬一次文獻。
二次文獻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獻工作者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提煉和壓縮之后所得到的產物,是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獻而編輯、出版和累積起來的工具性文獻。檢索工具書和網上檢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獻。
三次文獻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對有關的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綜合概括而成的產物。如大百科全書、辭典等。
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類基礎上再加上零次文獻,它是指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獻,如實驗記錄、手稿、原始錄音、原始錄像、談話記錄等。零次文獻在原始文獻的保存、原始數據的核對、原始構思的核定(權利人)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文獻信息檢索或情報檢索,是指將文獻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儲存起來,并能根據用戶的需要取出所需特定信息的整個過程。它的全名為信息存儲與檢索。通常所說的信息查詢或檢索只是名稱的后一半,或是"狹義"的信息檢索。文獻檢索分為數據檢索:以文獻中的數據為對象的一種檢索。如某公式、某化學分子式等。事實檢索:以文獻中的事實為對象,檢索某一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或過程 文獻檢索:以文獻為對象,查找某個課題的有關文獻的一種檢索。
用檢索標識與文獻的存儲標識相比,如果能夠取得一致,就叫"匹配",就可得到"命中文獻"。
文獻檢索語言
文獻檢索語言是一種人工語言,用于各種檢索工具的編制和使用、并為檢索系統提供一種統一的、作為基準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一種符號化或語詞化的專用語言。因其使用的場合不同,檢索語言也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存儲文獻的過程中用來標引文獻,叫標引語言;用來索引文獻則叫索引語言;在檢索文獻過程中則為檢索語言。檢索語言按原理可分為3大類:
(1)、分類語言
它是將表達文獻信息內容和檢索課題的大量概念,按其所屬的學科性質進行分類和排列,成為基本反映通常科學知識分類體系的邏輯系統,并用號碼(分類號)來表示概念及其在系統中的位置,甚至還表示概念與概念之間關系的檢索語言。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是我國圖書分類法的基礎,中圖法把一切知識門類按"五分法"分為馬列、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這五大部類。在此基礎上建成由22個大類組成的體系系列。
(2)、主題語言
是指經過控制的,表達文獻信息內容的語詞。主題詞需規范,主題詞表是主題詞語言的體現,詞表中的詞作為文獻內容的標識和查找文獻的依據
(3)、關鍵詞語言
指從文獻內容中抽出來的關鍵的詞,這些詞作為文獻內容的標識和查找目錄索引的依據關鍵詞不需要規范化,也不需要關鍵詞表作為標引和查找圖書資料的工具。 (4)、自然語言:
指文獻中出現的任意詞。
文獻檢索途徑
(1)、著者途徑
許多檢索系統備有著者索引、機構(機構著者或著者所在機構)索引,專利文獻檢索系統有專利權人索引,利用這些索引從著者、編者、譯者、專利權人的姓名或機關團體名稱字順進行檢索的途徑統稱為著者途徑。
(2)、題名包括書名、刊名、篇名等途徑。
一些檢索系統中提供按題名字順檢索的途徑,如書名目錄和刊名目錄。
(3)、分類途徑
按學科分類體系來檢索文獻。這一途徑是以知識體系為中心分類排檢的,因此,比較能體現學科系統性,反映學科與事物的隸屬、派生與平行的關系,便于我們從學科所屬范圍來查找文獻資料,并且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從分類途經檢索文獻資料,主要是利用分類目錄和分類索引。
(4)、主題途徑
通過反映文獻資料內容的主題詞來檢索文獻。由于主題法能集中反映一個主題的各方面文獻資料,因而便于讀者對某一問題、某一事物和對象作全面系統的專題性研究。我們通過主題目錄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題的各方面文獻資料。
(5)、引文途徑
文獻所附參考文獻或引用文獻,是文獻的外表特征之一。利用這種引文而編制的索引系統,稱為引文索引系統,它提供從被引論文去檢索引用論文的一種途徑,稱為引文途徑。
(6)、序號途徑
有些文獻有特定的序號,如專利號、報告號、合同號、標準號、國際標準書號和刊號等。文獻序號對于識別一定的文獻,具有明確、簡短、唯一性特點。依此編成的各種序號索引可以提供按序號自身順序檢索文獻信息的途徑。
(7)、代碼途徑
利用事物的某種代碼編成的索引,如分子式索引、環系索引等,可以從特定代碼順序進行檢索。
(8)、專門項目途徑
從文獻信息所包含的或有關的名詞術語、地名、人名、機構名、商品名、生物屬名、年代等的特定順序進行檢索,可以解決某些特別的問題。
文獻檢索方法
(1)、直接法
又稱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檢索系統(工具)檢索文獻信息的方法。它又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追溯法
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檢索系統,而是利用文獻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獻),然后再從這些原文后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逐一擴大文獻信息范圍,一環扣一環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3)、循環法
又稱分段法或綜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長補短,相互配合,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文獻檢索步驟
文獻檢索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它要求我們善于思考,并通過經常性的實踐,逐步掌握文獻檢索的規律,從而迅速、準確地獲得所需文獻。一般來說,文獻檢索可分為以下步驟:
(1)明確查找目的與要求。
(2)選擇檢索工具
(3)確定檢索途徑和方法
(4)根據文獻線索,查閱原始文獻
手工檢索工具
指印刷型檢索工具,主要有以下類型:
(1)、目錄、索引、文摘 目錄,也稱書目。它是著錄一批相關圖書或其它類型的出版物,并按一定次序編排而成的一種檢索工具。 索引,是記錄一批或一種圖書、報刊等所載的文章篇名、著者、主題、人名、地名、名詞術語等,并標明出處,按一定排檢方法組織起來的一種檢索工具。索引不同于目錄,它是對出版物(書、報、刊等)內的文獻單元、知識單元、內容事項等的揭示,并注明出處,方便進行細致深入的檢索。 文摘,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在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匯集大量文獻的文摘,并配上相應的文獻題錄,按一定的方法編排而成的檢索工具,稱為文摘型檢索工具,簡稱為文摘。
(2)、百科全書 參考工具書之王。它是概述人類一切門類或某一門類知識的完備工具書,是知識的總匯。它是對人類已有知識進行匯集、濃縮并使其條理化的產物。百科全書一般按條目(詞條)字順編排,另附有相應的索引,可供迅速查檢。
(3)、年鑒 按年度系統匯集一定范圍內的重大事件、新進展、新知識和新資料,供讀者查閱的工具書。它按年度連續出版,所收內容一般以當年為限。它可用來查閱特定領域在當年發生的事件、進展、成果、活動、會議、人物、機構、統計資料、重要文件或文獻等方面的信息。
(4)、手冊名錄 手冊,是匯集經常需要查考的文獻、資料、信息及有關專業知識的工具書。 名錄,是提供有關專名(人名、地名、機構名等)的簡明信息的工具書。
(5)、詞典(字典) 詞典是最常用的一類工具書。分為語言性詞典(字典)和知識性詞典。
(6)、表譜、圖錄 表譜,采用圖表、譜系形式編寫的工具書,大多按時間順序編排。主要用于查檢時間、歷史事件、人物信息等。 圖錄,包括地圖和圖錄兩類。
(7)、類書、政書
文獻檢索的類型:
1.數據檢索:以文獻中的數據為對象的一種檢索。如查找某種材料的電阻,某種金屬的熔點;
2.事實檢索:以文獻中的事實為對象,檢索某一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或過程;如查找魯迅生于某年?
3.文獻檢索:以文獻原文為檢索對象的一種檢索。
文獻檢索的手段:
1.手工檢索。
2.計算機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