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統一原理、簡化原理、協調原理和最優化原理。下面分別作一介紹:統一原理就是為了保證事物發展所必須的秩序和效率,對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確定適合于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的一致規范,并是這種一致規范與被取代的對象在功能上達到等效。統一原理包含以下要點:
① 統一是為了確定一組對象的一致規范,其目的是保證事物所必須的秩序和效率;
②統一的原則是功能等效,從一組對象中選擇確定一致規范,應能包含被取代對象所具備的必要功能;
③統一是相對的,確定的一致規范,只適用于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舊的統一就要由新的統一所代替。
簡化原理就是為了經濟有效地滿足需要,對標準化對象的結構、型式、規格或其他性能進行篩選提煉,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換的環節,精煉并確定出滿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環節,保持整體構成精簡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簡化原理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①簡化的目的是為了經濟,使之更有效的滿足需要;
②簡化的原則是從全面滿足需要出發,保持整體構成精簡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所謂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滿足全面需要的能力;
③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處于自然狀態的對象進行科學的篩選提煉,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換的環節,精練出高效能的能滿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環節;
④簡化的實質不是簡單化而是精練化,其結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勝多。
協調原理就是為了使標準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并產生實際效果,必須通過有效的方式協調好系統內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確定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適應或平衡關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協調原理包含以下要點:
①協調的目的在于使標準系統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并產生實際效果;
②協調對象是系統內相關因素的關系以及系統與外部相關因素的關系;
③相關因素之間需要建立相互一致關系(連接尺寸),相互適應關系(供需交換條件),相互平衡關系(技術經濟招標平衡,有關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為此必須確立條件;
④協調的有效方式有:有關各方面的協商一致,多因素的綜合效果最優化,多因素矛盾的綜合平衡等。
按照特定的目標,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對標準系統的構成因素及其關系進行選擇、設計或調整,使之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標準化原理稱為最優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