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出臺了月餅新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對月餅包裝“瘦身”做出規定。新標準強制要求月餅外包裝不得超過3層,并建議包裝成本占總價值比例從2005年劃定的25%降至12%。月餅包裝再度瘦身,價格走勢何去何從?8日記者從省會多家月餅生產企業了解到,由于受原材料價格普漲影響,包裝“減肥”難擋價格上漲的腳步,今年中秋月餅價格要比去年貴15%左右。
新國標強制要求包裝再“實在些”
據了解,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食品和化妝品要求》征求意見已于7月5日前結束,該新標規定,飲料酒、糕點、茶葉、化妝品這4類商品的包裝層數必須不超過3層,糧食的包裝層數必須不超過2層。在“包裝空隙率”指標上,要求飲料酒、糕點的包裝空隙率必須不超出商品體積的55%,化妝品不超出50%,茶葉不超出25%,糧食不超出10%。不屬于飲料酒、糕點、茶葉、糧食的其他食品包裝空隙率應不大于45%,包裝層數應不多于3層。
據悉,除了上述屬強制性條款,新《要求》的其他要求均為推薦性條款,如標準擬規定,除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的總和不宜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12%等。
2006年出臺的《月餅強制性標準》曾規定,包裝成本應不超過月餅出廠價格的25%。此后,隨月餅禮盒搭售五花八門商品的現象逐漸絕跡,但市面上“過度包裝”的月餅仍屢見不鮮。而過度包裝造成的后果是,不僅消費者要承擔無謂的“高價”包裝費,而且還要消耗大量紙張、木材、絲綢、金屬等自然資源,造成極大浪費。
此次,新標準再度要求月餅包裝瘦身,包裝成本的總價值從原來的25%降到了12%。也就是,要讓消費者吃到更實惠一些的月餅,而不是為豪華的包裝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