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承辦的《GB19295速凍預包裝面米制品衛生標準》專家會在京召開。來自衛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的專家,以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的速凍食品企業代表共計22人出席了會議。本次會議是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最后一次組織企業集體討論新標準的工作會議,負責標準修訂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首席專家劉秀梅教授主持了會議。
會議主要針對2008年1月衛生部食品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在京召開工作會議上,報國標委的《GB19295速凍預包裝面米制品衛生標準的送審稿》進行了討論。重點討論了微生物指標的可實施性。企業對送審稿中所采用的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的檢驗采樣方法的生制品菌落總數是否保留、熟制品菌落總數和霉菌數m值可否放大與衛生部專家進行了溝通。來自衛生系統的專家也就此標準的修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的共識是,作為指標菌,生制品菌落總數擬去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王竹天表示,修標既要保證安全,也不應給企業增加太多的負擔,之所以這一標準的修訂工作歷時較長,主要因為影響面大和新標準的復雜性。國外對生菌數沒有要求,是在嚴格執行GMP的標準下做到的,我國剛開始實施此工作,大企業還不一定能完全達到,所以從規范市場的角度企業有責任執行更高的標準。
衛生部及相關部門領導表示,與以往標準的征求意見過程相比,此標準在修訂過程中大量征求了企業意見,希望在標準出臺后大家共同維護標準的嚴謹性。
此次會議在選擇參會企業代表時,兼顧了企業規模和地域性,不僅有市場份額超過全國銷售市場50%的三全、思念、龍鳳、通用磨坊等企業,還有北京金路易、稻香村,浙江溫州快鹿等地方的中小型品牌企業。參會企業為此作了充分準備,有些企業帶來了檢測數據,有些企業還帶來了與質檢局等部門的座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