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務部主關司局的指導下,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山東肉類協會、德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主辦的國內貿易行業標準SB/T 10611-2011《扒雞》宣貫會于2012年6月11日在德州召開。扒雞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的代表、質檢、工商、消協、檢驗部門的代表、消費者代表以及部分新聞媒體等15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德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苗曉鋼主持,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張麗君、德州市政府副市長楊玖慶、山東肉類協會秘書長李琳出席會議并作講話。在他們的 講話中強調了標準是科技發展的成果,也是規范和促進“扒雞”行業發展的技術支持,在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應樹立標準意識,運用綜合標準化手段統籌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求扒雞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深入理解標準,持之以恒執行標準,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生產和銷售符合標準的扒雞,規范市場。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在會上介紹和展示了扒雞行業的情況,并代表扒雞行業做出執行與貫徹標準的承諾。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標準中心總工程師曹德勝在會上,對《扒雞》標準的技術與執行要點進行了解讀。
“扒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其口銜羽令、似鴨浮水的完美外觀,色澤金黃透紅,肉質松軟的良好口感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但長期以來,扒雞生產和銷售市場也存在著不和諧現象,部分企業以劣質原輔料生產制作的扒雞流入市場,損害了傳統食品“扒雞”的聲譽,削弱了正規扒雞生產企業的影響力,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由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山東福聚德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標準中心等單位起草制定的國內貿易行業標準《扒雞》已于2011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標準”對扒雞進行明確的定義:“原料雞經造型、糖漿或蜂蜜澆灌或涂抹、植物油炸、配以輔料,煮、煨、燜而成的產品”;依據包裝形式的區別將產品分為“預包裝產品”和“非預包裝產品”;要求“原料雞應來自非疫區并經檢疫檢驗合格”;“輔料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規定”,明示了扒雞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和衛生指標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以及包裝、貯存、運輸和銷售的具體要求,為扒雞的生產、檢驗和銷售提供了科學依據。
國內貿易行業標準SB/T 10611-2011《扒雞》宣貫會,進一步深入和廣泛的宣傳標準,推進標準切實走進扒雞的生產企業、銷售企業;走進監督檢驗執法部門;走近消費者,讓標準切實成為生產、銷售和消費的準繩。全社會應共同努力,樹立誠信的經營理念,生產合格的消費產品,營造安全的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