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出臺的《油炸面制食品質量安全要求》對油條的衛生、色澤及包裝等作了強制規定
油條是百姓早餐桌上的“常客”,然而,什么樣的油條才能吃得放心?近日,我省質監部門制定的《油炸面制食品質量安全要求》地方性標準中,對油炸面制食品及其煎炸用油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包裝容器的使用等均進行了明確規定。
標準中明確,凡以面粉為主要原料、添加各種輔料、經成型或包餡成型后油炸而制成的食品,都屬于油炸面制食品,比如油條、麻花、油炸糕等。據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標準主要側重于安全指標,因此產品煎炸用油、感官要求、鋁等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條款均屬強制性標準。同時,標準中提出的植物油中電導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多環芳烴的限量指標及測定方法填補了國內空白。
結合實際情況,該標準對煎炸用油的11項技術指標進行了限定,要求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不得檢出。此外,由于市場上煎炸所用油多為菜子油、棉子油,這種油使用后會產生溶劑殘留,殘留越多對人體危害越大,標準對此也做出了限定。
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油條攤點設在十字路口或馬路邊上,車來人往,塵土飛揚,極易導致油炸食品的微生物超標。針對這種情況,《標準》首次將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指標列入規定,要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也不得檢出。此外,該標準對油炸面制食品的感官要求也做了強制規定,要求油炸面制食品色澤無焦、生現象,無霉喇味等異味,口味純正,無肉眼可見物。
《油炸面制食品質量安全要求》對油炸面制食品包裝容器的規定是推薦性標準,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剛炸出來的油條溫度很高,直接裝入塑料袋很容易燙出洞來,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質融入到油條里,很不利于身體健康。因此,銷售中使用的包裝容器和材料,應符合相應標準和國家相關規定,不應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物品盛裝高溫油炸面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