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山東省第一個蔬菜聯盟標準――《沂南黃瓜》標準在臨沂市沂南縣發布實施。同時,與之配套的技術規程《沂南黃瓜日光溫室生產技術規程》、《沂南黃瓜露地生產技術規程》一同發布實施。該標準的發布標志著沂南黃瓜生產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實施將對提高沂南黃瓜質量、保障食品安全、打造區域品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沂南縣自1934年開始種植黃瓜,現常年種植面積達35萬畝以上,總產量達26億公斤,是全國最大的黃瓜生產縣。2002年“沂南黃瓜”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9年獲得國家綠色農產品認證,2010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認證,現已成為沂南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張“名片”。由于特殊地域條件和獨特的栽培方法,“沂南黃瓜”脆甜清香、色深條直、頂花帶刺、營養豐富,經檢測水分含量95.82%、總糖含量2.23%、100克含鈣21.0毫克、含磷33.61毫克、含維生素c17.5毫克,1000克含鐵1.8毫克。如今,做活“沂南黃瓜”品牌文章,真正把“全國最大的秋黃瓜生產基地”、“全國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的品牌叫響、做大,已成為沂南縣委、縣政府的共識。
沂南蔬菜標準聯盟自2010年10月成立以來,沂南縣蔬菜局、沂南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加入聯盟的7家企業、合作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探討了沂南蔬菜的現狀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多次調研討論,聯盟認為目前沂南黃瓜面臨許多問題。對于存在的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配套標準很少,技術操作規程沒有形成科學完整的標準等問題。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不利于沂南黃瓜質量的提高,不利于黃瓜的標準化生產,更不利于沂南黃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使沂南黃瓜能夠形成品種布局區域化、發展品種良種化、生產技術標準化、產品優質化、銷售品牌化和加工產業化,沂南蔬菜標準聯盟決定通過制定實施沂南黃瓜系列標準來規范產業,提檔升級。
《沂南黃瓜》聯盟標準是山東省第一個針對蔬菜產品質量、生產技術出臺的企業聯盟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參照農業部《黃瓜》標準,依據沂南區域內大氣、水、土壤沒有任何污染,土壤肥力高,地下水位高,保水肥性能好等自然優勢,制定符合沂南黃瓜特色的各項指標。
為了保證標準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參與起草的人員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充分聽取聯盟成員單位的意見,廣泛征求上級業務部門和技術機構的意見,經過反復討論、論證,數易其稿,最終協商一致;并連續送檢11個批次的產品,對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進行充分分析,合理歸納。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最終形成了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協調統一的《沂南黃瓜》聯盟標準,突出了沂南黃瓜脆甜清香、色深條直、頂花帶刺、營養豐富,生食口感好等品質。
為了使沂南黃瓜生產技術操作規范化,從源頭上確保沂南黃瓜口感獨特、無污染、無公害的優良品質,為沂南黃瓜的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保證,沂南蔬菜標準聯盟還制定了《沂南黃瓜日光溫室生產技術規程》、《沂南黃瓜露地生產技術規程》。《沂南黃瓜》聯盟標準及配套技術規程的制定與實施,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水平,使沂南黃瓜質量達到同一水平線。同時推動了“沂南黃瓜”區域品牌做大做強,促進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據介紹,該聯盟將積極推進《沂南黃瓜》標準及配套技術規程的實施,加強監督與服務,及時總結經驗,在全縣范圍內進一步推廣。沂南蔬菜標準聯盟還將根據黃瓜產業發展的需要,分別制定統一規范的貯存、購銷、包裝標識等多個方面的工作標準,進一步提高標準化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聯盟標準工作,普及標準化知識,引導企業樹立標準化管理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聯盟標準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