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亚洲欧美日本韩国,国产精品视频超级碰,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VIP標識 食品伙伴網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 化妝品 | RSS訂閱
標準動態標準公告中心動態標準化知識文獻檢索
搜索關鍵詞:
下載中心首頁 » 動態公告 » 標準動態 » 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
推薦文章

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

發布日期:2010-11-05  來源:國家標準委   復制網址
掃描二維碼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10年11月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即日起正式發布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
    社會責任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宗教、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自本世紀初開始,社會責任問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一些國家和組織開始研究并制定有關社會責任標準,并推動這些標準的實施。為了滿足國際社會對社會責任規范化和統一化的需求,ISO于2004年啟動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旨在為組織開展社會責任活動提供相關指南。該國際標準為自愿性標準,各類組織可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用。
    該標準在起草過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9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專家共同參與了制定工作。我國專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并得到了采納,例如:關于社會責任原則問題,在其總則部分增加應用該標準時,建議組織要考慮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同時尊重國際行為規范。該標準的發布,將有利于明確社會責任的定義和內涵,統一社會各界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理解,為組織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可參考的指南。
    ISO 26000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與社會責任有關的術語和定義;(二)與社會責任有關的背景情況;(三)與社會責任有關的原則和實踐;(四)社會責任的主要方面;(五)社會責任的履行;(六)處理利益相關方問題;(七)社會責任相關信息的溝通。組織開展社會責任活動所需遵循的原則是:(一)應用該標準時,建議組織要考慮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同時尊重國際行為規范;(二)遵循七項核心原則,包括擔責、透明、良好道德行為、尊重利益相關方的關切、尊重法治、尊重國際行為規范、尊重人權等。
    ISO 26000聲明:它所說的“組織”不包含履行國家職能,行使立法、執法和司法權利,為實現公共利益而制定公共政策,或代表國家履行國際義務的政府組織;其制定目的是為了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和公平貿易,反對將其用作貿易技術壁壘的工具;它不是管理體系標準,不適用于認證目的,任何關于ISO 26000的認證或符合性聲明都應視為對該標準的誤用;附錄中提及的任何自愿性倡議或工具并不意味ISO批準它們或給予其特殊地位,附錄為資料性附錄,僅供參考。
    ISO制定的國際標準均為自愿性標準,世界各國及各組織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自主選擇是否采用ISO 26000。在尊重多樣性和差異性原則的前提下,ISO 26000的主要技術內容強調組織遵紀守法、尊重人權、關心員工、保護消費者、熱心社會公益、關愛環境,為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等,這對于我國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現實意義。為此,我國將根據采用國際標準的有關規定,針對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特點,參照ISO 26000的內容,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責任標準,以促進我國企業等組織推動社會責任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ISO 26000基本問答
 
一、ISO 26000是什么?
    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為組織社會責任活動提供相關指南的一項國際標準。該標準將于2010年11月1日由ISO正式發布,并提供各國自愿采用。
二、制定ISO 26000的目的是什么?
    ISO 26000的制定目的是,明確社會責任的定義和內涵,統一社會各界對社會責任的理解,為組織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可參考的指南。
三、ISO 26000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ISO 26000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與社會責任有關的術語和定義;(二)與社會責任有關的背景情況;(三)與社會責任有關的原則和實踐;(四)社會責任核心主題和問題;(五)社會責任的履行;(六)處理利益相關方問題;(七)社會責任相關信息的溝通。
四、各國是否必須執行ISO 26000?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國際標準為自愿性標準,包括ISO 26000。世界各國及各組織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自主選擇是否采用。
五、ISO 26000中“社會責任”的定義是什么?
    在ISO 26000中,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被定義為“通過透明和道德行為,組織為其決策和活動給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影響承擔的責任。這些透明和道德行為有助于可持續發展,包括健康和社會福祉,考慮到利益相關方的期望,符合適用法律并與國際行為規范一致,融入到整個組織并踐行于其各種關系之中”。
六、ISO 26000中,履行社會責任時需考慮哪些方面?遵循哪些原則?
    ISO 26000中,組織履行社會責任需考慮七個方面:組織治理、人權、勞工實踐、環境、公平運營實踐、消費者問題、社區參與和發展。
    ISO 26000中,組織開展社會責任活動所需遵循的原則是:(一)“應用該國際標準時,建議組織要考慮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同時尊重國際行為規范”。(二)遵循七項核心原則,包括擔責、透明、良好道德行為、尊重利益相關方的關切、尊重法治、尊重國際行為規范、尊重人權等。
七、ISO 26000是否用于認證?
    ISO 26000明確聲明,它“不是管理體系標準,不適用于認證目的”,“任何關于ISO 26000的認證或符合性聲明都應視為對該標準的誤用”。
八、ISO 26000是否會成為貿易技術壁壘的工具?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明確表示,制定ISO 26000的目的是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和公平貿易,反對將ISO 26000用作貿易技術壁壘的工具。
九、我國是否參與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
    在ISO 26000的制定過程中,我國專家全程參加了制定工作,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歷時六年,我國專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并得到了采納,例如:在社會責任原則的總則部分增加應用該標準時,建議組織要考慮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同時尊重國際行為規范等。
十、ISO 26000正式發布后我國下一步有何打算?
    鑒于在尊重多樣性和差異性原則的前提下,ISO 26000的主要技術內容強調組織遵紀守法、尊重人權、關心員工、保護消費者、熱心社會公益、關愛環境,為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等,這對于我國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我國也在倡導企業等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此,下一步將針對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特點,根據采用國際標準的有關規定,參照ISO 26000的內容,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責任標準,以促進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食品伙伴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食品伙伴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郵箱:bz#foodmate.net(發郵件時請將#換成@) QQ:363986600

 
 
[ 動態公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動態公告
按字母檢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標準
按字母檢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