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天然礦泉水》(GB8537-2008)新國標于去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并首次對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產物溴酸鹽含量作出規定,"溴酸鹽每升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當每升氟含量大于1.0毫克時,應標注'含氟'字樣",以進一步提升飲用水安全性。
新國標正式實施已接近4個月,商家和消費者對其了解多少、生產企業又是如何執行的呢?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多家商場、超市和便利店,發現飲用水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品牌的飲用水,名稱有礦泉水、蒸餾水、純凈水、礦物質水等等,價格也從一元到十幾元不等。在商標"飲用水特征性指標"一欄上也都標注了鈣、鎂、鉀、鈉以及偏硅酸等物質的含量,部分飲用水瓶身上還標明了水源地。但記者仔細觀察發現,大部分品牌的礦泉水包裝上沒有標注溴酸鹽、氟等物質的含量。
記者咨詢了正在整理貨物的促銷員小王。小王告訴記者,自己并不知道飲用天然礦泉水實施了新標準,他們在選購礦泉水時,"只要注意瓶蓋是否松動,瓶身是否透亮,有沒有異物漂浮就可以了".對于"溴酸鹽",小王則表示從未聽說過。
正在挑選飲用水的市民陳先生向記者表示,自己從來沒聽說過"溴酸鹽",更不知道飲用水中也會含有致癌物。"我一直不相信平常喝的礦泉水是真的來自什么高山深湖,以為都是從自來水管里過濾后灌出來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平時買礦泉水飲用就是圖個方便,從來沒想過這種瓶裝水中也可能隱藏著致癌物質。在隨后的采訪中,相當多的市民對"溴酸鹽"一問三不知。
新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強制性國家標準與舊標準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新增了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指標限量,規定每升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
新國標為啥限量"溴酸鹽"?
記者通過查詢相關資料得知,正常情況下,水中是不含"溴酸鹽"的,當礦泉水生產企業利用臭氧來對瓶裝礦泉水進行消毒、殺菌時,水中的溴化物就會與臭氧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溴酸鹽".以前國內的礦泉水企業都用氯來給礦泉水消毒,并不用臭氧,所以基本不存在溴酸鹽這個問題。然而,氯本身也有很多問題,存在不少副作用,于是近年業界開始轉而使用臭氧來殺菌。由于舊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對出廠的飲用礦泉水菌落總數有嚴格限定,致使部分礦泉水生產企業為控制菌落總數而加大臭氧投放量,從而增大了"溴酸鹽"產生的幾率。"溴酸鹽"被發現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但對人的致癌作用目前尚不能確定,因此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定為2B級潛在致癌物。由于該物質是飲用水行業廠家使用臭氧進行殺菌時,不可避免產生的一種毒副產物,市民一旦長期飲用"溴酸鹽"超標的飲用水,將會增加癌癥的患病率。
據悉,新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刪除了對飲用礦泉水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但增加了糞鏈球菌等3項微生物的指標限量,并增加了銻、錳、鎳等三種金屬物質在天然礦泉水中的指標限量,要求不得用容器將原水運到異地灌裝,飲用天然礦泉水必須在標志中標注水源點名稱、且標簽不得聲稱有醫療作用,當氟含量大于1.0mg/L時,應標注"含氟"字樣等。這些新增的標準進一步提高了天然礦泉水的健康性。
并非所有飲用水都含溴酸鹽
目前水產品種類繁多,為何新國標專門針對天然礦泉水嚴控溴酸鹽?其他飲用水又能不能喝?
一位專業人士介紹:"一方面,國家《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9298-2003)早于2008年9月修改時就增加了溴酸鹽指標,要求溴酸鹽≤10μg/L,這個指標作為衛生標準,適用于包括礦泉水、天然凈水、純凈水、礦物質水等在內的所有飲用水產品。可以說,新實施的礦泉水國家標準在溴酸鹽限量規定上,與過去相比并沒有什么變化,這次修訂僅僅是為了與先前實施的國家標準相一致而已。"
這位專業人士還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飲用水都含溴酸鹽,產生溴酸鹽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原水本身含有的天然溴化物,二是采用臭氧殺菌。礦泉水、天然凈水、純凈水、礦物質水等4種飲用水產品中,純凈水、礦物質水一般使用自來水作水源并經過離子交換、反滲透等加工工藝,一般已經除去了溴化物,因此即使采用臭氧殺菌也不會產生溴酸鹽。而礦泉水、天然凈水則可能含溴酸鹽。"
礦泉水是否漲價受市民關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新國標的實施意味著礦泉水生產企業如果要繼續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從礦泉水的生產工藝、設備、技術、檢測儀器到礦泉水的包裝、標簽等進行一系列的升級改造,這勢必增加礦泉水的生產成本。如此一來,礦泉水的銷售價格是否會提高,也就成為市民頗為關注的問題。
記者走訪市內部分超市時看到,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價格尚沒有變動,賣場的銷售人員也表示并未接到對礦泉水調價的通知。市民郝女士在了解礦泉水新國標后說,新國標的實施能夠讓市民擁有一個安全的飲用水環境,但是否會漲價及漲價幅度有多大也是她所關注的。"因為現在礦泉水價格普遍不高,平時也都會買一些放在家里備著,出門帶著也方便。如果價格漲幅太大,我肯定不會接受,還不如以后經常隨身帶著杯子出門了。"
隨后的采訪中,也有不少市民對于飲用礦泉水的未來價格表示關注。
小水廠面臨行業洗牌被淘汰
一家超市的經理告訴記者,他們曾向廠家詢問新國標的執行情況,一些廠家答復"我們生產的不是'天然礦泉水',新國標相關規定與我們不沾邊兒。"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廠家是在打馬虎眼和打"擦邊球".而接受記者采訪的另外幾家超市的相關負責人則稱,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飲用水名目繁多,叫"礦泉水"的沒幾個,很多飲用水自稱"飲用天然水"、"礦物質水"、"天然礦物水"等。現在,超市已經了解了新國標的相關內容,因此超市規定,只要是10月1日以后生產的礦泉水,采購部門會要求廠家提供相關的檢測報告。
新國標實施后,礦泉水生產企業將面臨優勝劣汰的大清洗。有業內人士表示,新國標的實施極有可能導致行業大洗牌,同時不排除有制水企業為降低成本而轉型生產純凈水。據了解,現在大多數礦泉水企業都在為溴酸鹽問題而犯愁頭痛。不僅是改造設備的投資,而且企業的工藝、設備、技術、檢測儀器都要進行調整改造,包括標簽的修改等。目前尚沒有一個很成熟的、大家公認的方法來解決。
感言:生命健康最重要
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在乎衣食住行中接觸到的商品的安全性,它們是怎樣生產的?它們對身體有沒有危害?這兩年發生了太多的事件,讓消費者對食品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在經歷了"假雞蛋"、"蘇丹紅"、"毒奶粉"的驚嚇之后,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食品安全對日常生活的直接影響,同時也更加清楚消費者知情權的重要性。
溴酸鹽,一個不為消費者所熟悉,但飲用水行業人人皆知的名詞。正是礦泉水新國標的實施,終于讓這個隱藏在中國飲用水行業中10余年的"秘密"浮出水面。出臺礦泉水新國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希望生產企業要用良心來生產產品,有關部門也要加大監管打擊不合格產品的力度。同時,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天然礦泉水時,要仔細查看包裝標簽上的主要成分、含氟量、水源地等信息。在享受消費的同時,不要忘記保護生命健康。
相關標準請參考:http://www.lsgzd.com/standard/sort/3/17569.html GB 8537-2008 飲用天然礦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