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有望重見"鮮"牛奶
本報濟南10月28日訊日前,衛生部對外公開了一批"乳品安全標準(征求意見稿)".據悉,這些標準都是由國家七部委聯同乳業有關行業協會起草的,在11月20日前征集各界反饋。記者看到,擬"大修"的新標準明確規定,《嬰兒配方食品》不應使用經輻照處理過的原輔材料,為防假蛋白應規定蛋白質含量上限,巴氏殺菌乳可突破"禁鮮令"大大方方叫鮮奶等等。
據介紹,新的乳品安全標準征求意見稿與之前比有多處突破,明確了對許多質量控制點的要求。以最受矚目的《嬰兒配方食品》國標草稿為例,在原料上,明確不得使用非脫鹽乳清粉,所使用的原輔材料和食品添加劑不應含有谷蛋白,不應使用氫化油脂和經輻照處理過的原輔材料,更不能添加氟。
在蛋白質含量的規定上,吸取三聚氰胺被作為假蛋白添加到牛奶中去以"提高"蛋白含量的教訓,意見稿中,新國標對于乳基嬰兒配方食品中蛋白質規定也有所變動。與以前只有下限(如1段配方奶粉每100克不少于18克蛋白質)相比新標有了上限。
另外,根據各方意見和科學規律,原來被一棍子打死的"禁鮮令"也有望對巴氏奶"網開一面".根據意見稿,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即常見的利樂包裝牛奶)將有自己不同的標準和各自的標簽。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在標識上將被允許用不小于產品名稱字號,分別標注"鮮牛奶/乳"、 "純牛奶/乳".據山東興牛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巴氏奶可以保存3-7日,滅菌乳可以保存6-8個月,巴士殺菌溫度低,對牛奶中的維生素保留得更好。但在"禁鮮令"下,"以鮮見長"的巴氏奶特點無法直觀體現,新標準無疑會破解一直困擾巴氏奶企業的"禁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