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民可望吃上帶有"深圳風味"的豆腐,因為世界任何企業生產的豆腐都必須符合由深圳企業主持制定的標準。記者昨日從質監部門獲悉,由深圳市福蔭食品有限公司為主起草的《非發酵豆制品》國際標準經過三次國際標準審查協調會議后,已進入最后修改階段。該標準正式實施后,將成為由中國主持制定的第一個食品國際標準。 深圳食品安全工程結出的碩果
福蔭公司董事長林榆生說,福蔭公司最終能成為《非發酵豆制品》國際標準的主要起草者,這要得益于深圳市大力實施保障食品安全工程。
2006年,深圳市全面啟動食品安全五大工程。自成為深圳市政府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實施企業以來,福蔭公司在市政府大力扶持下迅速壯大。目前,公司已建成的豆制品生產基地一期工程總投資3500萬人民幣,生產面積達10000平方米,二期工程即將開始建設,設計生產能力達日投豆量40噸。
目前,福蔭公司產品已直接銷售至富士康、華為、中興等企業食堂,各農批市場,山姆、沃爾瑪、華潤萬家等超市。福蔭公司已在香港、廣東珠三角地區設立專賣店100多家,在主渠道市場占有70%以上份額,是目前廣東省豆制品市場覆蓋率最高的品牌。
起草豆腐國際標準經過層層篩選
據了解,食品國際標準的制訂由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組織實施,CAC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62年共同組建,受FAO和WHO領導。因此,食品國際標準又叫CAC標準。
我國權威標準專家、中國商業聯合會標準規范處副主任、《非發酵豆制品》CAC標準項目負責人李祥波告訴記者,CAC標準從提出到得到認可需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一般需歷時3~5年。2005年7月在意大利召開的第28屆食品法典委員會上,中國國家商務部向CAC提交的《非發酵豆制品》國際標準項目建議獲正式立項。經國家商務部授權,中國商業聯合會多次篩選,福蔭公司被確定為CAC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
李祥波透露,目前經過三次協調會,并于今年9月初經第三次修改后,由福蔭公司為主起草的標準草案已提交亞洲地區協調委員會第17屆會議審議,估計后年能夠出臺并正式實施。
以標準為契機大步進軍國際市場
入世以來,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其中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已造成嚴重影響。在此情況下,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無疑是破除貿易壁壘,保護企業利益,參與國際貿易競爭的最好方法。
據介紹,在美國,大豆食品年消費平均增長14%;歐盟各國的"大豆食品熱"也方興未艾;在日本,豆制品專營店已發展到4萬多家。在我國,豆制品消費市場每年平均增長10.6%.
面對全球豆制品市場如此巨大的潛力,福蔭公司以標準為契機全面"走出去"戰略也在悄然醞釀。
林榆生介紹,福蔭公司快速發展和成功的經營模式已受到全國關注,部分省市政府通過招商等各種形式邀請福蔭公司前去辦廠投資,福蔭公司已分別對廣州、珠海、銀川等地進行了考察,并已制定出適合公司發展的投資計劃。
福蔭公司作為廣東省目前唯一一家同時擁有豆腐類、豆漿類、油豆腐類、豆干類、豆皮類產品出口權的企業,目前主要出口香港地區。林榆生透露,福蔭公司將繼續發展港澳、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爭取3年內產品進入歐美市場,并占領一定市場份額;爭取5年內成為國際豆制品知名品牌。為此,公司已多次赴東南亞、歐美等地區考察,即將與美國鄺記食品公司及新加坡鴻運食品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美國大豆協會也多次組織美國相關企業來福蔭公司洽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