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濱州市質監局濱城區局和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起草的山東省地方標準《五道口大米》,已正式批準發布,并于日前正式實施。
五道口大米作為黃河中下游魯北平原的一個地方特產,以成熟度好、顆粒均勻、營養豐富、色味俱佳受到人們的喜愛,但隨著最近幾年多種農業種植格局的形成,五道口大米的種植漸有減少的趨勢。為保護"五道口大米"這一名特產品,規范種植技術,提高五道口大米的質量和產量,濱州局從服務新農村建設出發,以狠抓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為重點,以農業標準化為抓手,充分發揮標準化種植的作用,積極完善配套的地方標準體系。從2007年底開始,用近兩年的時間,通過大量實地調研、查閱資料、邀請專家指導,終于完成了《五道口大米》地方標準的編撰,并獲得省質監局批準發布。標準規定了五道口大米生產的要求、栽培技術以及收藏、運輸、貯藏、加工等標準,對水稻的大氣環境質量、土壤和水質、產地選擇、品種選擇、種子精選和播前處理、播種育秧、病蟲害等作了詳盡規范,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品質和品牌影響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同時,該標準概括了不同類型大米的缺陷容忍度以及鑒定方式,這是國際商業合同中必須涵蓋的內容,為濱州這一特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