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市質監部門引導企業參與或主持起草105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干實事爭"語權"
本報訊(孫洪安) 日前,由國家葡萄酒質檢中心牽頭,煙臺麒麟等3家包裝企業共同參與起草的《軟木塞》國家標準,順利通過了國家標準審查委員會審查,煙臺企業參與起草的又一個國家標準即將誕生。
截至目前,煙臺市28家企業參與或主持起草的105個"煙臺標準",成了中國相關行業產業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在世界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當今,企業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標準的競爭。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以前由于漠視標準,煙臺企業曾吃過不少苦頭。為擺脫這一尷尬局面,煙臺市質監局積極引導居全國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張裕集團是較早參與制定國家標準的煙臺企業之一。早在兩年前,就成為對我國葡萄酒工業未來發展有著深刻影響的葡萄酒新國家標準---GB15037-2006、GB/T15038-2006的全國僅有的4家起草單位之一。張裕集團有10名技術人員參與了起草,不僅為我國葡萄酒業的長遠發展做出了貢獻,也進一步夯實了這家企業在國內葡萄酒行業的領軍地位。
"掌握了標準,就掌握了行業話語權,它所代表的不僅是可持續獲得的利潤,還意味著將規范整個行業,引領行業的發展潮流。"煙臺市質監局負責人林榮忠如是說。2007年11月,龍口市叢林集團一舉戰勝國內眾多知名鋁型材生產企業,成為《高速列車用軌道車體型材》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據介紹,這一標準將規范、統一高速列車鋁合金擠壓型材的技術要求、質量控制和驗收規則,更好地推動我國高速列車制造業的發展。而去年7月通過審查,由龍口市福利鋁制品廠起草的《化工產品包裝用鋁瓶》國家標準,也將一掃該類產品參考標準各有差異、安全性能各不相同的混亂局面。
由忽視標準到如今搶著參與制定標準,煙臺企業的標準之路越走越寬。近年來,僅煙臺欣和味達美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企業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就達12個之多。龍口科達化工有限公司起草的《鹵代海因》、玲瓏集團作為第一起草單位起草的《轎車輪胎濕路面相對抓著性能試驗方法》、煙臺港集團自主編制的《水路散裝水泥熟料運輸損耗規定》等一大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獲準實施,使煙臺企業在技術標準層面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在搶占市場競爭制高點中創造了更多的先機,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煙臺制造"的整體水平。
在煙臺市質監局的積極推進下,煙臺市政府近日出臺了《建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標準化示范市的意見》,對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起草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標準頒布實施后,將分別給予5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獎勵,鼓勵企業積極爭取標準的"話語權",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現在,該局已組織對全市42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標準化工作進行了調查,并確定5家企業參與11項國家標準的制修訂,6家企業參與7項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