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會擬組織制定《預制菜-臭鱸魚》團體標準,現將立項說明如下:
一、目的﹑意義或必要性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等產品為主要原料,配以輔料經洗切、配制等預加工處理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消費者購買后只需要簡單烹調或直接開封即可食用。2021年中國預制菜空間規模預計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長18%。未來3-5年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龐大市場背后也讓預制菜產品的安全性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當前預制菜行業極度缺乏規范的生產標準,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企業加工工藝不同,產品的品質良莠不齊,預制菜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差異,這嚴重阻礙了預制菜行業的健康發展。
鱸魚俗稱寨花、鱸板,分布于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沿海。我國黃渤海海區常年有蹤跡,屬沿海廣溫性魚類。鱸魚個體大、肉味美、生長快,在國內外市場上很受歡迎。
臭鱸魚是鱸魚烹飪方法中的一種,因具有特有的風味而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截止到目前為止,尚未開展臭鱸魚的標準制定。
鑒于此,建議制定預制臭鱸魚的團體標準,從而建立預制菜-臭鱸魚原料及產品的要求、制作工藝、檢驗規則、食用方法等,進而規范預制臭鱸魚的加工過程,提高產品的質量標準。
二、范圍和主要技術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預制鱸魚的術語及定義、原料及產品的要求,制作工藝,檢驗規則,標志、包裝、貯存、食用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以新鮮鱸魚(Lateolabrax maculatus)為原料,經去鱗、去鰓、去內臟,添加輔料,接種發酵劑,腌制,發酵,包裝,殺菌或冷凍等主要工藝制成的預制產品。
三、國內外情況簡要說明
在預制菜行業賽道不斷擴容的同時,相關標準也正不斷出臺。6月6日,京東超市聯合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發布并實施電商渠道首個《佛跳墻預制菜標準》。6月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預制菜》團體標準,并將于今年7月2日實施。5月31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預制菜術語》《預制菜分類》《預制菜冷鏈配送操作規范》3項南寧市第一批地方標準。5月23日,由臨沂市食品工業協會主要起草的《預制菜加工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正式發布。5月16日,廣東省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發布首批7項預制菜團體標準,包括《預制菜標準體系構建總則》《預制菜術語定義和分類》《發酵蔬菜安全衛生要求》《酸菜魚加工發酵芥菜質量標準》《酸菜魚發酵芥菜加工技術規程》《預制菜魚類原料安全衛生要求》《酸菜魚魚片質量標準》。4月27日,由江蘇省餐飲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餐飲協會牽頭的《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發布。
此外,在預制菜相關標準不斷發布的同時,還有標準處于立項征求意見的階段。5月29日,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發布關于征集《綠色制造 預制菜肴加工生產線》等兩項團體標準起草單位的通知。京東生鮮后續還將計劃發布“低溫午餐肉標準”“烤腸標準”“牛肉丸標準”等其他相關預制菜品類的標準規范。
目前,鱸魚執行的標準作為鮮魚、冷鮮魚和一般食品的國家標準,作為菜品,魯菜-手撕鱸魚(DB37/T 3439.29-2018)和干燒加州鱸魚(DB37/T 2903.13-2017)是現有的兩個關于鱸魚的地方標準,這兩個標準均作為魯菜堂食菜肴制定。截止到目前,國內沒有預制菜(鱸魚)的相關標準。
我會現就以上立項計劃征求意見,如有不同意見,請于2022年10月29日前將意見及理由返回至我會郵箱:cnfia@vip.163.com到期無回復視為同意。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
202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