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批準了《進口剛果(布)茯苓種植與采收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立項。
該團體標準由協會進出口中藥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IQA/TC14)提出,由溫州市歐宸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牽頭起草。
2021年我國藥材市場茯苓總需求量約為17萬噸。而中國茯苓種植資源緊張,種植面積缺口較大,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在海外培育中藥農作物,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既能進一步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的可行方式,也能推動世界醫療的進步。
剛果(布)森林資源占國土面積的65%,擁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質黑沙土壤,為茯苓的種植提供了天然的生長環境。由溫州市歐宸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剛果布非林集團、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圣山藥業有限公司、江西華中檢驗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謂博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美堂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組成編寫組,起草《進口剛果(布)茯苓種植與采收技術規范》標準。該標準的制定有利于規范剛果(布)茯苓栽培和加工生產技術,保障茯苓藥材質量安全、穩定、可控,促進剛果(布)茯苓產業高質量發展,保證按照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生產出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質量要求的茯苓,夯實剛果(布)茯苓的生產加工標準化體系建設,實現良性循環,促使進口中藥材質量的提高。
歡迎與本標準有關的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相關單位參加標準的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