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摻舊茶、等級以次充好等現象依然存在
成都人對茶情有獨鐘,然而,近年來相關部門對茶葉的抽查表明,茶葉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未注明茶葉質量等級和標注的執行標準已經作廢;水分不合格,水分超標是導致茶葉感官不佳的直接因素,會導致茶葉發霉、變質、變味等;農殘超標,部分產品存在三氯殺螨醇超標。除此之外,還存在陳茶、仿冒名茶出售的現象。就成都市場上茶葉的質量狀況和消費者熱議的話題,記者日前采訪了相關專家。
疑問:茶葉質量令人擔憂
成都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己2008年底在成都大石路某茶葉門市部購得近六百元的精裝茶葉一盒,拿回家打開后卻發現,茶葉色澤灰暗,泡開后,整個茶水顏色發黃,味道不但不醇香,還有一股異味。他懷疑自己買的“精裝茶葉”是以次充好的低等茶,但商家銷售的袋裝茶,是不可能拆開包裝銷售的。張先生還說,茶葉店銷售點散裝茶葉,都裝在大的玻璃瓶中,往往都標注有品名和等級,但一般的消費者缺乏鑒別茶葉的知識,只能憑感覺購買。
成都不少餐館都會給用餐者提供免費茶水,對于這些免費茶水,消費者也提出了質疑。成都市民李小姐向記者表示,許多小餐館的免費茶水顏色渾濁,味道也缺少茶味,其茶葉質量不敢恭維。
采訪中,也有消費者告訴記者,茶葉價格猶如霧里看花,非常混亂。一種標價每500克580元的茶葉,經討價后150元就能買下。
調查:茶葉銷售有貓膩
對于消費者的疑問,記者采訪了做過多年茶葉生意的陳先生。陳先生告訴記者,不少茶葉商販,利用消費者缺乏茶葉鑒別常識的空子,往往會將茶葉的等級提高一級(如將二級茶葉標注成一級茶葉),或者將舊茶說成是新茶,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陳先生說:目前成都茶葉批發市場的春尖新茶每公斤40元至120元,經銷商最少會以30%的比例添加陳茶。以每公斤實際價值60元的春尖新茶為例,添加30%的陳茶后每公斤實際利潤至少能增加20元左右。
在茶葉價格上,茶葉銷售商的定價一般是:中檔茶在進價基礎上加價3至5倍,高檔茶加價10倍以上。而一些低檔茶葉,價格水份則不大。
記者日前在成都五塊石茶葉市場調查時發現,散裝茶葉生產日期缺失的現象極為普遍。一些茶葉銷售商在賣散裝茶葉時,都開箱售賣,茶葉被暴露放置在空氣中。在一茶葉銷售店,記者拿起一袋用透明塑料袋裝好的“一級鐵觀音”,發現包裝上無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記者問銷售人員:“沒有生產日期如何能保證沒有過期?”銷售人員回答:“生產日期都標注在紙箱上,散裝銷售后,無法標明日期。況且,茶葉隨進隨賣,不會有生蟲和發霉等質量問題。”該銷售人員同時表示,銷售中,隨著茶葉貨量的減少,后進回的茶還會隨時對舊茶進行填充,所以標明具體生產日期,根本不現實。
說法:保存越久品質越差
據四川省茶葉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謝詩鑒介紹,絕大部分茶葉保存時間過長,其原有品質會下降。一般保存一年后的茶葉會因氧化、吸潮霉變而喪失香味,因此茶葉品質的高低與存放時間長短有關系。謝詩鑒提醒消費者,最好在新茶上市的較短時間內購買新茶,以防銷售旺季過后的“掉包”欺詐。謝詩鑒推薦了幾種簡單鑒別新舊茶葉的方法———新茶外形新鮮,線條勻稱疏松;陳茶外形灰暗,線條雜亂干硬,用手輕揉新茶時,手感干燥,用手一捻,即變為粉末狀;舊茶則手感松軟、潮濕,不易捻碎;沸水沖泡新茶后,氣味飄香;舊茶沖泡后氣味異常,茶水也呈渾濁狀。
對于一些小餐館提供的免費茶水的質量問題,謝詩鑒說,中國質量萬里行曾經披露過,餐館免費贈送的茶水大多是“垃圾茶”,不但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而且灰塵多,因此餐館提供的免費茶最好不要喝。(田樂)
專家答疑
應盡快制定茶葉等級標準
本期嘉賓:四川茶葉行業協會副會長龔長泉
四川茶葉行業協會副會長龔長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決定茶葉品質優劣的因素很多。成品茶品質的好壞,與加工工藝和技術人員的加工水平有關,與茶園的土質、鮮葉的采摘季節、包裝、存儲時間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茶葉種類眾多,單從外觀看,消費者很難辨別好壞,有時看起來差不多的茶葉,實際品質相差很遠。另外,由于有關茶葉質量的標準尚未完善,一些在“作坊式”小茶廠里生產的低質茶葉便趁機流進了市場。而這些茶葉大都只是簡單加工,且未經相關部門檢驗,品質難以保證。
據龔長泉介紹,目前,國家并沒有制定詳細的茶葉等級標準,只是各家茶葉生產廠家自己根據質量等級進行評定。這就造成了一些茶葉店隨意標注茶葉等級。據他透露,該協會在對一些茶葉店茶葉質量的調查中,發現有的茶葉店存在明顯虛假抬高標注茶葉等級的情況。
由于目前我國沒有詳細的茶葉等級標準,茶葉的鑒別就成了一個難題。雖然相關部門也會對市場上銷售的茶葉進行抽撿,但主要是檢查茶葉農藥含量有無超標,以及包裝是否符合標準,而茶葉的質量抽檢力度由于檢測手段等原因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為此,他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茶葉等級標準”,規范茶葉市場。
針對市場上茶葉等級混亂的情況,評判茶葉等級的優劣可用感觀來鑒別,比如鑒別毛尖,等級高的毛尖茶葉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曲形,葉片發黃。
相關鏈接
選擇優質茶葉注意五步驟
1.察看茶葉:首先要看一下茶葉的外形,不論檔次高低的茶葉外形都要勻整,不含非茶葉夾雜物;茶葉要干,拿到手里要唰唰作響,這樣的茶葉含水量低。
2.嗅聞茶香:嗅聞香氣如何,是否清香或不同各類的品種香,是否有異味、焦味、酸味、雜味。
3.品嘗茶味:干嚼茶葉鮮爽濃醇,茶湯滋味以微苦中帶甘為最佳,好茶喝來甘醇濃稠、有活性,喝后喉頭甘潤的感覺持續很久。
4.分辨茶渣:看看喝完了的茶葉底,是否嫩黃明亮、比較均勻,不含雜質。看色澤、聞香氣、品茶味、捏干濕還只是消費者對茶葉的初步判斷。
5.讓經銷商出示一份國家質檢機構對茶葉質量檢測合格的報告。而消費者在看檢測報告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看茶葉是否符合衛生標準,是否有農藥和重金屬殘留,是哪個等級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