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洗衣、做飯……我們每天都不能離開生活飲用水,專家提醒,生活飲用水要符合安全標準須邁過流行病學安全、化學物質安全、水體感官形狀為用戶接受這“三大門檻”。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城市和農村的飲用水水源污染嚴重,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但不少群眾并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生活飲用水是否安全,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生活飲用水安全標準非常復雜。如在衛生部2007年出臺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對飲用水水質安全標準的規定就有106項之多,其中微生物標準6項,消毒劑標準4項,無機化合物標準21項……
重慶市水利局的專家提醒,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安全標準雖然復雜,但這些標準都須邁過“三大門檻”:安全的生活飲用水要保證流行病學安全,即要求生活飲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防止以水為中介的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要保證化學物質安全,即水中所含化學物質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即潛在的遠期健康危害;要保證水的感官形狀良好,即飲用水感官形狀和一般理化指標應為用戶所接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飲用水安全問題可以粗略地比照這“三大門檻”進行分析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