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禁派:致癌,破壞面粉中的葉酸 ■反對派:不過量就不會對人造成危害
使用了20多年的面粉增白劑,不久后或許將退出市場。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12月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衛生部9日收到了國家糧食局提交的有關《停用面粉處理劑———過氧化苯甲酰》申請材料,將提請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委員會按照有關規則進行討論,再最后作出是否禁用的決定。
面粉“增白”有隱患
俗稱為“面粉增白劑”的過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中,具有改善面粉色澤和焙烤質量的作用。據了解,國際上以食品安全規范嚴格著稱的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國目前都禁止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劑。但按照我國現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面粉增白劑仍在普遍使用,并且超標問題時有發生。
早自2000年,面粉增白劑就在業內引起無數爭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增白劑對于面粉而言,僅僅是改善了面粉的感觀,但從營養學角度講,增白劑會破壞面粉中的營養素。而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張銑所著的《毒理學》甚至稱,苯甲酰過氧化物“不單純有致癌作用,同時亦具有引發作用”。
“我認為應堅決禁止在面粉里加增白劑。”新疆米泉蘇氏面粉廠廠長蘇飛對此憤憤不平,“一些小面粉作坊為了搶占市場,超量添加增白劑。批發市場那些白得發青的面粉,很多就是添加了增白劑。”
“一是由于技術上難以做到增白劑添加均勻,二是不排除少數企業為了提高白度而超標濫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糧油食品專家楊萬生向記者分析了造成超標的原因,并認為根本原因則是我國面粉標準中還允許使用過氧化苯甲酰。
兩派之爭已有8年
早在2000年,這一在每公斤面粉中約占兩三厘錢成本的添加劑,就在業內引起無數爭議。主禁派:致癌,破壞面粉中的葉酸以國內面粉龍頭企業、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國家糧食局為主的主禁方一致認為,過氧化苯甲酰僅改變面粉外觀,卻有“致癌作用,歐盟等國已禁用”。還破壞了面粉中葉酸等微量營養素,增加人的肝臟負擔。
9月24日,全國55家糧油骨干企業曾集體呼吁國家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
反對派:不過量不會對人造成危害反對禁用方以食品添加劑企業、食品添加劑標準化委員會、衛生部為主。衛生部認為增白劑只要不使用過量,并不會對人造成危害,毋須禁用。此外,衛生部還認為禁用過氧化苯甲酰會引致貿易壁壘。
以全國最大的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鄭州海韋力為代表的28家食品添加劑企業,近日決定聯名上書國家五部委,反對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劑。
反對禁用者的科學依據出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和WHO所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JECFA認為過氧化苯甲酰的允許
處理量為0~40mg/kg。因此,鄭州海韋力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士軍表示,經過JECFA評定的,一般來說都是非常安全的。而其他不少反對禁用的企業還認為,如果面粉廠都不使用過氧化苯甲酰了,市場上都是發黃的面粉,反而有可能助長添加吊白塊、次氯酸鹽等工業漂白劑、用硫磺熏蒸等不法行為。
另一種聲音:企業在“使壞”
而對于中小面粉企業來說,增白劑的使用還有另外一層作用。業內人士說,小麥制成面粉講究“出粉率”,比如說一百斤小麥能磨出69
斤面粉,那么出粉率就是69%,出粉率越高,生產成本越低,經濟效益就越高。但問題是小麥出粉率是69%,除了69斤正常的面粉,余下的面粉明顯會泛黃或泛黑,而使用
了增白劑,可以把這些泛黃面粉漂白,這樣就提高了出粉率。正因為如此,反禁者認為,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其實背后是大企業在“使壞”。
能否“禁添”還要協調
此前曾經提出諸多反禁理由的衛生部也受到諸多質疑。近日有部分媒體報道,稱衛生部反對禁用是擔心導致相關企業倒閉破產。對此,衛生部發言人毛群安表示,一種食品添加劑能不能使用,衛生部要求按照既定的規則來進行審批、評估。他強調:“一,衛生部不作食品加工的生意;二,衛生部也不做食品添加劑的生意。”
此外,記者了解到,由于增白劑是否禁用無法達成一致,3年遲遲沒有公布的新面粉國家標準,終于在近日形成報批稿。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新標準在“小麥粉添加劑”一節中,擬建議取消使用過氧化苯甲酰。但最終能否實施“禁添”,還在協調和溝通之中。 本報綜合
延伸閱讀
國外禁用增白劑一覽
歐盟繼挪威禁用增白劑之后,1997年歐盟正式禁用增白劑添加入面粉中并寫入歐盟法規。雖然美國等國并未限制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劑,但現實生活中添加增白劑的面粉并不受市場歡迎。
英國英國早已明令禁止將一些含有化學成分的增白劑摻入面粉中。為增加面粉的黏稠度,19世紀英國有80%以上的面粉添加增白劑三氯化氮。但實驗發現,三氯化氮和面粉的氨基酸混合容易引起人神經細胞損傷,它產生的副作用還會引起癲癇等神經性疾病,于是被禁止添加。第二代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也在1999年被英國禁止。因為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增白劑嚴重損害人們的皮膚和呼吸道。
澳大利亞、新西蘭根據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的規定,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可以使用,最大用量是每公斤面粉不超過40毫克。在澳大利亞,面粉有沒有經過增白處理,一定要在包裝上寫清楚。澳大利亞現在的面粉增白多摒棄過氧化苯甲酰這樣的化學品,采用的是食物增白,比如,在小麥粉中加入蠶豆粉,或者豆粉。本報綜合
相關鏈接
關于增白劑
面粉增白劑學名叫稀釋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苯甲酰是有機過氧化物,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它能將小麥粉中的類胡蘿卜素色素部分氧化成無色物質,純的過氧化苯甲酰易燃易爆,不利于安全生產,因而人們將其用無機鹽和食用淀粉稀釋后,用作面粉的處理。它是我國八十年代末從國外引進并開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它主要是用來漂白面粉,同時加快面粉的后熟。其作用機理是: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發生反應,釋放出活性氧來氧化面粉中極少量的有色物質達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同時生成的苯甲酸,能對面粉起防霉作用,是目前許多國家普遍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也是我國面粉加工業普遍使用的品質改良劑。國標《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明確將過氧化苯甲酰歸為面粉處理劑類,規定其使用范圍是小麥粉,最大使用量為60PPM,即0.06克/公斤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