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下午,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召開了團體標準《食用農產品網絡直播帶貨行為規范》研討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處、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市場與信息化處、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上海市廣告協會、上海市網購商會、市食安聯種養殖專委會相關人員出席會議。
近年來,網絡直播銷售產品的模式深受消費者喜愛,明星、網紅主播等與商家合作,實現了流量變現、互利共贏,促進了農產品銷售,提高農戶收入。市食安聯種養殖專委會主任單位瓜果行業協會市場調研分析認為,直播帶貨在促進經濟發展,滿足市場需求等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現象,需要加以規范;行業協會可以通過對農場主和直播人員進行標準化培訓,打造成網絡主播,形成“Farm To Customer”的新模式。該模式將有助于科技農業的進步、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將獲得更新鮮、更低價的食用農產品。
會議一致認為,目前網絡直播帶貨的模式火熱,但這類模式仍還處于發展階段,存在風險及行業亂象。直播帶貨模式催生了網絡平臺、商家和直播等市場主體,形成相互的法律關系,但目前缺乏相應的法律和標準規范,亟需加以規范。因此制定相關團體標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會議建議,相關社會組織,可以從正面引導出發,多方力量協同合作的方式,根據現有國家和本市相關法律法規,起草制定團體標準,規范相關市場主體行為,助力提高農民收入,保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