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1日起,我國首部規(guī)范普洱茶產地、標志的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正式開始實施:只有云南省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11個州市所產茶葉才有資格叫“普洱茶”。在遼寧省茶葉行業(yè)協會會長高峰看來,此舉表明政府要拯救暴跌的普洱茶市場,但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以及“炒家”的大撤退,普洱茶很難借勢大漲,而大跌也不會發(fā)生。
“一覺回到三年前”
從2005年起普洱茶的價格被逐漸抬高,去年炒得最熱,曾出現每公斤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天價。當時,普洱茶被冠以“可以喝的古董”,各方盲目追捧,市場價格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高,價格泡沫也被越吹越大。好景不長,今年初,“普洱神話”破滅了。“年初,沈陽的普洱茶價格開始下降。現在的價格,與頂點時相比,下跌了一半以上。100多元錢一斤的普洱茶遍地都是。”高峰介紹說,“很多經營普洱茶的茶商,都有一種‘一覺回到三年前’的感覺。”
政府出“國標”救市
“炒樓、炒黃金、炒股票,去年,普洱茶熱炒一度不輸于這三者。”沈陽茶商張冰回憶說,“不計其數的炒家涌入,讓普洱茶價格一路狂漲。看著形勢一片大好,很多茶商紛紛囤茶待售,等待價格最高時才拋售。結果,一不留神普洱茶開始暴跌。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被狠狠‘套牢’了。”最讓張冰難受的是,目前他手頭上還存有一批普洱茶,可即使以成本價銷售,茶客也不捧場。在這種情況下,茶商們只能等待政府救市,而國標的出現,正向世人昭示,政府也希望普洱茶走出低迷。
普洱茶難大漲
正是看到了政府要出手救市,茶商們普遍認為,此舉將刺激低迷的普洱茶市場。“廣東加工的普洱茶會就此退市,普洱茶將會變得稀缺。”張冰樂觀地預測道。“當前階段,我也不懂得普洱茶價格是高是低,也不曉得茶葉質量如何,心里沒底。因此,我還是選購其它茶。”在沈陽一家茶城內,與市民朱明持相同觀點的茶客相當多,2006年以及2007年的一段時間里,他們曾買過普洱茶。普洱茶價格泡沫破裂,他們都被深深地傷著了。“普洱茶是用來喝的,有保健的功效,今后茶商應當引導大家喝茶,而不是投機炒作。只有這樣,普洱茶的市場才能重新火起來。”高峰還認為,普洱茶很難大漲,大跌也不會發(fā)生。“發(fā)生金融危機了,炒家也撤得差不多了,現在的價格基本算是回到了應有的價值區(qū)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