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16日就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答記者問。
為什么要制定臨時管理限量值?
制定臨時管理限量值是在當前“三鹿奶粉事件”應急狀態下采取的一項行政控制措施。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保護人體健康,確保乳與乳制品質量安全,禁止人為添加三聚氰胺。制定臨時管理限量值首先要嚴禁人為添加;其次是確保在該限量值水平下生產的乳與乳制品對健康是安全的;第三是考慮從環境、食品包裝材料帶入到食品中微量三聚氰胺的因素;第四在制定臨時管理限量值過程中,參考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應管理措施,并與相關國際組織進行了磋商。
環境中三聚氰胺影響因素有哪些?
三聚氰胺作為一種化工原料,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制作的食品餐具在與食品接觸時會有微量的三聚氰胺遷移出來。因此,三聚氰胺在環境中存在,這些因素均可導致食品中可能含有微量三聚氰胺。
國際組織對我國“限量值”有何看法?
我國在研究制訂限量值過程中,征求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意見。我國制訂的臨時管理限量值與相關國家的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如何評估食品中三聚氰胺對健康的影響?
評估三聚氰胺對健康的危害,必須考慮人群每天的耐受攝入量(TDI)。假定成人、兒童和嬰幼兒的體重分別為60公斤、20公斤和7公斤,成人、兒童和嬰幼兒每人每天三聚氰胺的攝入量分別不超過19.2毫克(0.32毫克/千克體重×60千克體重)、6.4毫克(0.32毫克/千克體重×20千克體重)和2.24毫克(0.32毫克/千克體重×7千克體重),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可以斷定液態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2.5毫克/千克、嬰幼兒配方乳粉1毫克/千克的限量值是完全可以保證消費者的健康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