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廣州大部分中小餐廳里都用起了經過集中消毒、密封的餐具,可集中洗消的餐具是否達到了衛生標準?市民是否就可放心使用?昨日下午,記者從廣州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發布上獲悉,廣州擬在全國率先推出餐具集中消毒監管標準,該標準將對消毒時間長度、溫度,以及使用什么類型的洗潔用品等作詳細具體的規定。
消毒時間將有詳細規定
昨日下午,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熊遠大在出席廣州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的發布會時說,他認為經過集中消毒、密封的餐具是提高餐具衛生的有效手段,但仍存在一些監管難度。因為餐具集中消毒沒有明確的標準,沒有明確哪些單位具有集中消毒的資質,集中消毒的生產線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具體核準等,這些都可能給餐具衛生帶來隱患。熊遠大說,廣州市衛生局目前已起草了《廣州市餐具集中消毒監管標準》,擬在全國率先推出這一標準,無縫隙地對餐具衛生進行監管。據透露,該標準將詳細規定餐具集中消毒時需要多少分鐘、應該達到什么溫度,以及使用什么類型的洗潔用品才是安全的。
“廣州制造”合格率90%以上
廣州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全市1021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都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獲證率達100%。今年1至10月,市質監局共組織抽查企業生產的52類食品共7571批次,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的7256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為96%。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大米、小麥粉、啤酒、食用菌等產品合格率為100%。
據了解,專項行動中關閉了一批質量管理混亂、不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其中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從原來的132家減少到82家,驗配眼鏡企業從原來的602家減少到557家。重點產品企業的質量、標準、計量規范管理不斷加強,C類企業數量減少近一半。行業產品總體質量明顯改善,產品平均合格率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