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即食益生菌食品的要求、檢驗規則及標簽、標志、命名、包裝、運輸、貯存和保質期。
本標準適用于以兩歧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嗜酸乳桿菌、干酪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羅伊氏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發酵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瑞士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的一種或幾種為原料,選擇性添加牛初乳粉、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燕窩肽、鰹魚彈性蛋白肽、膠原蛋白肽、乳粉、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大豆蛋白粉、大豆膳食纖維粉、海洋魚低聚肽粉、酵素粉、草莓粉、接骨木莓果汁粉、針葉櫻桃粉、紅樹莓果汁粉、番茄粉、低聚果糖(非營養強化劑用途)、食用葡萄糖、淀粉糖、低聚異麥芽糖、麥芽糊精、抗性糊精(水溶性膳食纖維)、乳糖、海藻糖、水蘇糖、食用鹽以及新食品原料(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非營養強化劑用途)、人參(人工種植)、L-阿拉伯糖、異麥芽酮糖醇、菊粉、酵母β-葡聚糖、乳礦物鹽、牛奶堿性蛋白、黑果腺肋花楸果、關山櫻花、茶樹花、阿薩伊果、茶葉茶氨酸、N-乙酰神經氨酸、磷脂酰絲氨酸、DHA藻油、花生四烯酸油脂、共軛亞油酸甘油酯),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L-蘋果酸、DL-蘋果酸、檸檬酸、檸檬酸鈉、木糖醇、乳糖醇、赤蘚糖醇、半乳甘露聚糖、聚葡萄糖、微晶纖維素、羅漢果甜苷、維生素C(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碳酸氫鈉、酪蛋白酸鈉)中一種或幾種經備料、烘干或不烘干、粉碎或不粉碎、過篩或不過篩、混料、包裝工藝加工制成的粉末狀的即食益生菌食品(以下簡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