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致力于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旨在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一、關于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標準體系。
目前現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已基本覆蓋預制菜各類原料及產品形態,預制菜生產企業可以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開展生產加工活動。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也正在組織研制預制菜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上海積極參與國家預制菜監測評估與食品安全標準研制工作,前期已對預制菜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開展廣泛調研,以本地企業生產的產品為主,組織開展本市預制菜的食品安全風險專項監測,為做好預制菜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風險交流和管理、標準制(修)訂提供科學依據。在此基礎上,市衛生健康委結合本市實際,在2023年立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預制菜生產和經營衛生規范》,由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起草單位牽頭承擔。目前該標準正在積極研制中。
二、關于推動標準化原料基地及品牌建設。
市農業農村委從強化監管力度、推動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等方面已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行動,嚴打禁用藥物違法使用,嚴管常規藥物殘留超標,2023年全市地產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達99.5%。推行智慧監管。全面應用“滬農安”監管系統,積極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以合格證為載體推進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有效提高監管效率。
二是穩步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發展。圍繞農業生產技術、農業設施裝備、農業質量安全等內容開展標準研制,累計立項支持289項,制修訂地方標準130余項,制定大米、番茄等16個農產品平臺流通標準,全市標準化生產普及率達到90%以上。出臺《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全市已建設綠色生產基地112萬畝,覆蓋率達40%以上。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建設,馬陸葡萄、金山蟠桃、松林豬肉等3個基地入選第一批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名單。截至2023年底,全市具有地理標志農產品16個、名特優新農產品25個,有效期內綠色食品企業1138家、產品2403個,綠色食品獲證產量占地產農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30%以上。
三是積極開展預制菜(即配)標準研究。組織相關單位和企業開展預制菜(即配)生產標準研制,圍繞蔬果原料供應基地管理、鮮切蔬果生產工藝管理、儲運管理等制定形成《農產品初加工 鮮切蔬果生產技術規程》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