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發布關于印發《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構建標準供給以政府與市場并重,標準化工作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標準運用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銜接生產端與消費端的新型消費品標準體系,有效推動我國消費品綜合競爭力提升。其中包括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產品、家居裝飾裝修產品、紡織服裝與服飾產品、嬰童用品和老年用品、化妝品和日用化學品、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傳統文化產品、食品及相關產品等九個重點領域。
該行動方案提出要強化新消費標準供給,強化綠色低碳標準研制。持續推進統一綠色產品評價標準、認證和標識工作,加快制修訂一批綠色產品評價標準。推進過度包裝治理,嚴格執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加快完善制止餐飲浪費相關標準要求,推動標準有效實施。進一步健全節能、節水、排放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標準,積極推進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標準制定,不斷完善消費品綠色制造標準體系。研制輕工、紡織、電子等消費品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重點產品碳足跡以及碳核查等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開展消費品工業企業、園區、供應鏈碳排放水平評價標準研究。
該行動方案提出要拓展消費品服務鏈價值鏈標準,強化物流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再生資源利用標準研制。加快制定消費品回收利用相關標準,推動再生利用產品標識標準在再生塑料、再生紡織品等領域的應用,加快構建循環經濟發展標準支撐體系,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等標準研制。
重點領域食品及相關產品方面,該行動方案提出要完善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逐步構建以基礎通用、產品質量分級、食品加工質量控制管理和質量檢測方法為主體的新型標準體系,引領食品行業做優做強,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完善月餅、粽子、速凍餃子和中式香腸等中國特色風味食品和傳統食品產品標準,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食文化。支持加工、包裝等智能化食品機械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推動我國食品工業從“制造”向“智造”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