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管理總體情況介紹
為進一步規范和指導食品添加劑使用,保障公眾飲食安全,促進食品工業和食品添加劑行業發展,衛生部組織對1996年發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進行了修訂,新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將于2008年6月1日起實施。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新標準和食品添加劑管理的情況。
也許大家對食品添加劑這個名詞還不是十分熟悉,但實際上在我們每天的主副食里都含有食品添加劑,比如小麥粉中加入的面粉處理劑,油脂中加入的抗氧化劑,豆制品中加入的凝固劑和消泡劑等等,可以說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近年來,食品添加劑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食品工業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在提高食品感觀質量、保持和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延長食品保質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衛生部一直高度重視食品添加劑衛生安全,在法規、標準制定、監測、監督檢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根據《食品衛生法》制定實施了《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衛生規范》、《衛生部食品添加劑申報與受理規定》等規章、規范和《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等配套標準,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食品添加劑法規和標準體系。
二是加強食品添加劑衛生許可工作。衛生部建立了科學的食品添加劑衛生許可制度,設立了專門機構負責許可工作,充分發揮專家在評審中的作用,加大食品添加劑危險性評估力度,嚴格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審批,明確和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量和使用范圍。
三是對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進行重點監測。衛生部將食品添加劑納入食品污染物監測網重點內容,動態掌握市場食品添加劑衛生安全狀況,及時發現食品添加劑存在的違規濫用問題,適時發布預警。
四是開展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衛生部連續3年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衛生許可、經營和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整治,有效打擊了超范圍、超劑量使用、未經批準擅自使用食品添加劑、標簽標識不規范、質量不合格等違法行為。五是聯合行業部門,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加快質量標準制定工作,規范行業發展。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是監督管理食品添加劑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依法組織食品生產的技術規范。現行《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對規范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形勢需要,我部委托全國食品添加劑標委會組成修訂小組歷時4年對《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進行了全面修訂。標準修訂工作以保證人群食用健康為科學基礎,遵循風險評估的原則,采用危害分析、暴露量評估、膳食攝入量調查等技術手段。標準修訂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我國食品工業發展及食品安全管理現狀以及國人膳食暴露情況,廣泛征求了有關專家和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比較和吸收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和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先進成果而決不是照抄照搬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從而達到既要保護消費者健康,又要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目的。新標準的框架、體例、格式以及具體內容上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科學性、實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實現了與國際標準體系接軌。
為便于衛生監督人員、從業人員理解、掌握和使用新《標準》,衛生部還將在新標準實施前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貫活動,包括印發宣傳折頁和教材,與電視臺、電臺聯合制作專題節目,與平面媒體合作進行專版宣傳以及開展專門培訓等。這里特別歡迎廣大媒體朋友關心、關注、支持、參與新標準的宣貫活動,使其盡快深入人心,為更好地保障公眾飲食安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