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東網臨沂5月13日電:由蒙陰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山東沂蒙六姐妹食品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山東省地方標準《蒙陰煎餅》,日前在濟南通過了省級專家審查,并將于近期發布實施。蒙陰煎餅歷經市場磨礪,終于披上了標準化生產的“嫁衣”,對外銷售有了統一的標準要求。
煎餅是蒙陰縣一種傳統的農家自制食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該縣把這項傳統的小吃發展成了一項大產業。蒙陰煎餅在原來僅限食用的基礎上逐步被研發出了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的高粱煎餅、蕎麥煎餅,還有適合多種人口味的香米煎餅、柿子煎餅、野菜煎餅等幾十個品種,在蒙陰縣形成了“六姐妹煎餅”、“孟良崮煎餅”、“沂蒙老鄉煎餅”等 20多個品牌,煎餅生產加工企業20多家,并帶動了5000多戶4萬多人從事煎餅加工,年加工煎餅5萬多噸,年產值3億多元,市場拓展到北京、上海,甚至遠渡重洋到了國外,產品供不應求。
隨著市場的逐步擴大,標準不統一等一些制約煎餅產業發展的問題日益凸顯。作為一種區域性、地方特色性食品,蒙陰煎餅長期以來始終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各煎餅生產、加工企業所執行的標準都是自己摸索制定的,企業“各自為政”,標準規范不統一,質量標準和質量水平參差不齊,消費者很難對煎餅質量進行評判,出現質量問題時,監管部門判斷產品質量是否合格也有一定的難度。蒙陰煎餅急需一個統一的產品標準。
為促進煎餅產業發展壯大,2007年,蒙陰縣質監局等部門聯合龍頭加工企業,積極申請立項,開始制定煎餅產品標準和技術規范。《蒙陰煎餅》在參考了國家有關技術資料并考慮省內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驗證結果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試驗方法及技術指標。經過一年多的標準制定調研、試驗驗證、文本編制,《蒙陰煎餅》地方標準終于通過了專家審查。
《蒙陰煎餅》實施后,對于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質量檔次,確保依法生產將產生積極作用,并將進一步推動蒙陰煎餅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