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國家標準委在2014世界標準日中國宣傳周主題活動上,發布了三項標準化改革舉措。
一、推進強制性國家標準信息公開,更好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強制性國家標準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統一市場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要手段。為進一步促進社會各方更好實施、使用強制性國家標準,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組織開發了“強制性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向政府、行業、企業、技術機構、消費者提供強制性國家標準全文公開服務,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該系統實時免費閱讀下載、復制或傳播,系統將于即日起在國家標準委官方網站上線運行。今后,國家標準委將根據社會各方面需求,組織有關單位進一步加大標準信息公開力度,提供更加優質、及時、便捷、全面的標準信息服務。
二、開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試點,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文件的精神,盡快實施克強總理在中國質量大會上提出的“公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是中國質量的硬承諾”要求,決定從本月起我們組織上海等七個省市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試點,探索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制度改革,減少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事前管理,完善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試點工作將分三個階段進行:今年10月至12月為動員部署階段;2015年1月至11月為組織實施階段;2015年12月為總結驗收階段。從2015年1月1日起,試點區域內企業可以在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示平臺上自我聲明和公開企業標準信息,聲明公開后即視同完成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在總結試點的基礎上,國家標準委將制定改革相關配套政策,完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三、加快組織機構代碼制度改革,切實推動簡政放權
上世紀80年代,國務院確立了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主體標識、對自然人和組織機構兩大社會經濟活動主體進行身份管理的基本制度。組織機構代碼制度建立以來,已向4135萬家企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賦予了組織機構代碼,并廣泛服務于中紀委、公安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等48個黨、政、軍部門,涵蓋了財稅金融、社會保障、社會信用、電子商務、醫療服務等領域。
為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提供優質便利公共服務,我們積極推動組織機構代碼改革。一是改革代碼年度驗證制度。質檢總局發布了《關于修改<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的決定》,將組織機構代碼年度驗證制度改為年度基本信息報告制度。二是開展代碼網上辦理試點。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開發了網上辦理代碼系統,自2015年1月1日起,各類組織機構可在互聯網上辦理代碼。三是加大應用和服務力度。一方面繼續優化和加強對黨政軍有關部門的支撐,另一方面拓展在電子商務、社會信用等方面的技術服務。